下载此文档

冒名、诈骗、违放贷.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前,虚假授信、冒名贷款、贷款诈骗、违法发放贷款、收贷不入账、账外经营是贷款业务领域的主要案件风险。一、冒名贷款(本息对账)冒名贷款——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了他人(或单位)名义或虚构假名贷款、利用职权要挟他人(或单位)贷款、乘办理贷款之机截留全部或部分贷款***或挪用归个人使用的行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冒名贷款违规问题较为突出,但也不排除大额贷款用此手法)冒名贷款有四种形式: 顶名贷款——指金融机构内部人员以自己名义为不符合条件的亲朋好友办理正常手续的贷款,将贷款归其亲朋好友使用。搭名贷款——指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因自己或亲朋好友无法贷出贷款,而在其他贷款人贷款时要求其多贷出一部分,将多贷出部分供自己或亲朋好友使用的行为。盗名贷款——指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他人不知道情况下,使用其名义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假名贷款——指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编造假名进行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借名和冒名贷款的区别就是假借他人名义知情和不知情,冒名贷款的性质更为严重。 借名冒名贷款中,名义借款人和贷款实际使用人不一致,且往往贷款种类规定的用途和实际用途不一致,抵押贷款少、信用贷款居多,贷款质量差,风险很大。其风险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11种:1、部分客户经理直接或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当自己需要周转资金时,往往采取借名冒名贷款的方式发放自批自贷贷款(主要采取骗取或伪造贷户身份证和贷款证,私刻假印章、模仿贷户签名以贷户名义在信用社获取贷款)。 2、客户经理的近亲属需要贷款而又不符合贷款条件时,客户经理可能采取假借他人的借名冒名贷款方式发放关系人贷款。 3、信用社加强贷款跨区域管理(特别是SC6000上线后),跨区域贷款操作相对较以往难度加大,客户经理可能会采取假借辖区内他人名义的借名冒名贷款方式发放跨区贷款。 4、虽然借款人符合条件,但是以前已经办理了贷款,按照规定不能再向其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经理如果还想办理这笔贷款业务,就可能采取借名冒名贷款的方式发放事实上的垒大户贷款(有的用企业法人或股东的名义贷款给企业使用)。5、加强贷款授权制度管理后,客户经理只能在权限内发放贷款,当超过自己权限时,客户经理要上报有权人审批。当某种原因未能审批而客户经理又想发放贷款时,客户经理可能采取借名冒名贷款的方式发放超权限贷款,使贷款授权书成为一纸空文。6、客户经理为逃避监督,在同一时期用两个人以上的名义冒名或借名办理多笔贷款,由一人使用。7、部分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混乱,为完成收息任务,虚构借款人名义和个人资信等信息资料,违规假名放贷。以贷还贷、以贷结息,虚增贷款利息收入,自欺欺人,利润指标失实。8、个人贷款企业使用。由于部分企业因贷款所需手续不全、更有甚者,有些企业由于属产能过剩行业,无法以企业名义取得贷款,信用社内部人员协助企业以冒名贷款方式取得贷款,转移用途投向于产能过剩行业。9、个人贷款村委会使用。以村委会主任(村支书)名义申请贷款,村委会实际用款。10、多人贷款一人使用。联保小组成员受自身利益驱动,互相利用、互相借用私章,虽在借款合同上签字盖章,但联保小组贷出的资金实际被其中一人使用。(纠纷突出,加之通常情况下,联保贷款授信额度相对于独立自然人的授信额度进行了倍数放大,风险加剧)11、由于农村农户的土地房屋无相应的土地证和房产证,造成顶冒名贷款基本以保证人担保的形式发放。借名冒名贷款的风险: 1、降低了信贷资产质量。据调查,冒名贷款的收回率一般在60%以下,而且大部分会引起贷款纠纷。这是借名冒名贷款存在的最大风险,因为借名冒名贷款立据承债人和贷款使用人相分离,权利和义务不对等,贷款到期后实际用款人往往不履行还款义务,大部分都会引起贷款纠纷,给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严重不利影响。2、使信贷管理制度难以落实。信用社虽然制定了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严格防范自批自贷、超权限贷款、垒大户贷款、跨区贷款等违规贷款,但是,违规人员往往采取借名冒名贷款的方式,通过欺骗的手段获得贷款,逃避信贷管理制度,是一种隐蔽性较强的违法违规贷款,给信贷资金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隐患。3、严重影响自身持续发展。(大面积违规贷款——监管评级不达标——一票否决制——对职工的影响——业务受限——可持续发展(经营数据证明)——统一法人改革)。4、社会影响恶劣,形成严重的声誉风险。借名冒名贷款中,多假冒农户之名,使不符合信用贷款支持的自然人、甚至企业法人获取了贷款支持,而本应获得支持的农户却难获贷款,使相关农村金融方针政策在基层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借名冒名贷款一般是用款人与信用社员工互相串通、内外勾结、以权谋私的产物,往往出现信贷人员利用手中职权违反信贷纪律,以贷谋私,向借款户“吃、拿、卡、要”,不见好处不办事,某些工作人员与一些私企业主、专业户有些

冒名、诈骗、违放贷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