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音乐智能”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音乐智能”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智能”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前言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并认为:音乐智能与其它智能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他在《多元智能》一书中谈到艺术教育特征时说
:人类的智能训练有两种方式,即非正式学****活动方式和正式的学校训练方式,而后一种方式在当今世界占据着主导地位。由此可见,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音乐教育则是培养中学生音乐智能的主要途径。那么,音乐智能的培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作了清晰的诠释:“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加德纳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音乐智能由三种音乐能力构成,它们是:(1)音乐的感知能力,即能辨别一种艺术形式内部的差异(其中自然包括音乐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2)音乐的创作能力,即音乐创作的意识、音乐表现中的创造性成分;(3)音乐的反思能力,即从自己或其他艺术家的感知和作品后退一步,寻求领会这些感知和作品的方法、目的、难点和达到的效果。
加德纳提出的这三种音乐能力,不仅为确定中学音乐教学的具体目标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学音乐教育效果的评价构建了理论与操作框架。以下就本人学****加德纳有关音乐智能理论的体会,结合多年中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与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创作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反思能力的。
一、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心理学认为:“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组成的完整形象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着组织与选择的主动的反映。”音乐的个别属性包括:音高、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人对音乐的感觉就是通过听觉通道,对这些音乐的基本要素产生感觉。然而,音乐是上述基本要素的结合体,对这些基本要素的整体感觉,就是对音乐的知觉,将音乐的感觉与知觉结合起来,就称为音乐的感知觉。显然,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音乐概念与技能。但是,这不是音乐艺术教育的全部,:真正的音乐感知是把形式统觉为能动的东西。对作品完整形式进行感知之时,就是开始赋予形式以艺术。加德纳指出:“艺术的学****仅仅掌握一套技巧和概念是不够的,艺术是一种深度个人化的领域,学生在这个领域中将进入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世界。”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呢?加德纳说:“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家个体的思维方式,包括实践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和艺术作品文化背景研究专家的思维方式”。根据加德纳的思想,我在音乐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
第一,借助其它艺术形式感知与欣赏音乐这一抽象的艺术形式,即: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欣赏,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艺术形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特点与内涵的理解。例如,在中国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教学中,我在对该作品风格、旋律、特点等简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刘方平的《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便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以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部分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

“音乐智能”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