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书籍外部形态的一次讨论.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书籍外部形态的一次讨论    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优秀的出版物,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以其沁人心脾的浓郁芳香,激发美好的志向,使人高尚,摆脱愚昧与无知,能插翅飞翔,去汲取古往今来珍贵的知识和思想。因而,由此可以说,书籍艺术是伟大的艺术。    爱书者们像蜜蜂在花丛中飞行,去采取花粉酿成甜汁一样,渴求找到赏心悦目的出版物。那么,什么样的书才可称为好书呢?这使我想起五十年代初胡愈之与向达的一次讨论。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向达,于一九五年十月在《新建设》杂志发表《关于书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对于一本书的本身,作一种形态的看法”。他说:“我以一个读书的人的立场,来讨论一本刻板或排印出来的书,在形式上如何才算是及格或够标准。”“一本书的构成条件,包含着封面、底封面、版权页、本文诸项;封面等等,相当于一个人的衣服。”他指出书的好坏,固然决定于内容,而封面等等之配置得宜,也很足以增加一本书的身价。所以他强调:“制造一本书,封面、底封面等等,是要予以很大的注意的。读者看一本书,往往可因封面等等设计不好,便减少了对一本书看下去的勇气。”向达教授这篇文章,是从一本书的形态来提问题,这就是和书的印制的形式有关的一些问题,其中还没有涉及书的内容的好坏问题,但当时立即引起刚刚出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的胡愈之的重视。他在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上发表《读了<关于书的几个问题>》,认为“这个书的印制的形式问题,最为我们出版工作者所漠视。因此,向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了关于这个方面的许多意见,对于出版工作者是极其有益的”。初次担任国家公职的胡愈之,以其在思想文化界的丰富经历与卓识迅速抓住了这个重要问题。    胡愈之指出,当时出版的书从内容来说,比旧时代要严肃得多,“可是,从形态上来看,我们的出版界却并没有前进,在许多方面还有后退,至少是暂时的后退。目前出版的书,在封面、装帧、排版、插图、校对以及用纸方面,不但停顿着很少改进,而且甚至还比不上抗战前几家大书店所出版的书。”对于向先生文中说:“读者对于一本书的封面印象好,就是对于一本书的全体最初印象好。”胡愈老对这一观点极表赞同,他高度重视装帧艺术,并对怎样才能称为一本好书下了经典性界说:完全对。一本好书,应当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一本好书,一定是思想内容、文字插图、标点行格、排版式样、封面装帧都是配合得很匀称很恰当的。书的内容和形式要能求得一致,表达出一本书的独特的风格,这样才真正算得一本好书。(《胡愈之文集》第五册第四五页)    当时由于物质环境的限制,加之主要只重视书的内容,胡愈老说:“几乎完全忽略了书的形式。一部分出版工作者机械地理解出版工作的政治任务,就以为书的印制的好坏,装帧的美观,校对的正确等等,是纯粹技术问题,是不值得重视的。”于是他反问道:“形式真是不值得重视吗?完全不然。形式对内容是有反作用的。”“一本很有价值的著作,却排印得很坏,校对得很马虎,封面、插图等等和书的内容都不相称,这是糟蹋了那本著作的本身,侮辱了那本书的作者,同时对读者是采取了不负责的态度。”他在这里慨乎言之,直接提出了出版者与编辑人为人做事的思想道德问题。他以鲁迅对于自己的著作和有些朋友的著作为例,总是爱自己校对,自己设计封面装帧,在书的形式上头,他是从不马虎的。关于封面问题,,也正像衣服要配合人的身

对书籍外部形态的一次讨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