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蝶鞍区断层解剖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蝶鞍区主讲:段菊如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前界为前床突外侧缘和前交叉沟的前缘,后界是后床突和鞍背,两侧为颈动脉沟,。该区的主要结构有: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周血管、神经等。蝶鞍区范围小、结构多、毗邻关系复杂,是疾病的多发部位。regionofsphenoid蝶鞍蝶鞍位于颅中窝的正中部,包括前床突、交叉前沟、鞍结节、垂体窝、鞍背和后床突,形似马鞍,其前后径为11~12mm,鞍底横径为14~15mm,深度为6~9mm。蝶鞍的中部凹陷为垂体窝,窝的前方隆起为鞍结节,鞍结节两侧的小骨突为中床突,鞍结节前方的浅沟称交叉前沟,沟的两侧有视神经管及前床突;窝的后方为鞍背,其两侧角向上突起为后床突。垂体肿瘤时,X线片、CT、MRI扫描可见蝶鞍扩大变形。图1-39颅底内面观蝶鞍的形态变异①鞍桥,为前、后床突间的骨性桥连接,多为双侧性,有时不完整,此桥多见于内分泌障碍、白痴及癫痫患者;②颈动脉床突孔,为前、中床突之间的韧带连结,孔内有颈内动脉经过,如此孔过小,可影响颈内动脉的血液循环,须手术切断韧带;③前床突缺如;④前、后床突侧移。鞍膈Ⅰ型为鞍膈完整,较常见,出现率约为42%,垂体柄从膈孔通过;Ⅱ型为鞍膈不完整,出现率约为38%,垂体柄穿膈孔处周围有3mm大小的开口;Ⅲ型较少,出现率为20%左右。此型的鞍膈极不完整,为一硬脑膜环,垂体仅被蛛网膜覆盖,暴露于颅腔。正常鞍膈下凹或平直,若上凸可能为垂体病变扩张所致。在Ⅱ型和Ⅲ型鞍膈,若蛛网膜下腔异常扩张并突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则垂体被压于鞍底,CT、MRI图像上出现空蝶鞍。鞍底正常鞍底形状有平直型,下凹型和上凸型三种,下凹型中,其中心下凹深度87%在2mm以内,,。正常鞍底侧角呈光滑圆形,而尖锐侧角则提示鞍内肿瘤的存在。约有20%的人鞍底前高后低,但其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多在5°以内,不超过8°,这种倾斜是由于蝶窦发育不对称所致,如倾斜高度超过2mm应为异常。鞍底骨质较薄,***一般厚约1mm,垂体病变,鞍底骨质的变化发生较早。图6-ESS**可编辑

蝶鞍区断层解剖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59889
  • 文件大小4.01 MB
  • 时间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