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新)区域地理复习提纲.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讲让我们走进地理--地图地图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如符号、文字、颜色等),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2、地图的类型地形图、行政图、交通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气候图、人口图、历史地图、卫星影像等等。地图的作用:旅行、航海、军事、工程建设、学****等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方向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判断方向常用的三种方法指向标定法——在有方向标的地方地图上,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看箭头指的方向)。一般定向法——一般的地图的方向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比例尺的计算①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②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X比例尺③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7、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比例尺的大小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0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1:、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a、当图幅大小相同时b、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10、比例尺的缩放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②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比例尺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或等压线)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1)示坡线: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几条特殊的等高线与地貌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和缓——丘陵地形;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地形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相对高度=绝对高度之差即H相=H甲-H乙②有关陡崖的高度计算陡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陡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y,最小值为x,等高距为h。则:x-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xy≤顶部绝对高度(海拔)<y+h陡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陡崖处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h。则:(n-1)·h≤相对高度<(n+1)·h③判断坡度大小:同幅图: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不同幅图: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第二讲认识地球—地球和经纬网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大小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特殊纬线0°: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30°:低中纬度分界线。60°:高中纬度分界线;长度为赤道的一半。90°:南北极点。23°26′: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66°34′: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特殊经线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20°W: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三、经纬网的意义(1)确定地理坐标确定与书写地理坐标(纬度°N/S,经度°W/E)计算某地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的地理坐标据经纬网判断方向—东西南北①位于同一纬线或经线上两点方位的确定A、位于同一纬线上两地判断东西方向⑴两比较地点同在东经⑵两比较地点同在西经⑶两比较地点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当经度差小于或大于180°时)B、位于同一经线上两地判断南北方向:根据纬度的分布规律②既不在同一经线上,,纬度间隔1°的弧长约是111km。,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km;任一纬线(纬度为φ)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c

(最新)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7.20 MB
  • 时间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