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康之《走向合作的社会》述评.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康之《走向合作的社会》述评.docx徒碉述评(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便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转型中。在这一过程中,环式民主失灵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在世纪之交形成了一个被人们命名为参与治理的民主新模式,但是,其具有“民主的不彻底性蔦随之,有学者提出了公共治理,以此破解参与治理的困境,但其往往会衍生“利益狭窄化”的问题。无论是参与治理还是公共治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都无非是对近代以来民主名义下社会治理方案的补充和修缮,无法克服自身所带来的种种缺陷。为此,张康之认为,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转型中,合作治理将取代工业社会的治理而成为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并且,合作治理有助于克服上述治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平等与自由。(关键词〕《走向合作的社会》,参与治理,公共治理,合作治理(中图分类号〕D616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7)06-0120-0920世纪60年代,福克斯和米勒对民主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在当吋的政治结构中,环式民主①的责任链条将民众隔离在了创制权之外,使得民主程序实际上沦为利益集团实现其0的的手段,而不是为了服务于广大选民的利益。正是因为民主存在着这些致命缺陷,才促使学者们去寻求改进环式民主中的行政环节,即通过“民主行政”的建立去重新赋予民主以活力。在这一追求中,“参与治理”是被作为一种具体的操作性方案提出的。但是,从实践来看,参与治理及其后出现的公共治理并未如预期那样对民主的现状作出根本性的改善。因此,在社会治理中如何走出一条水平更高的民主道路,就成了一个重大的吋代课题。张康之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吋代背景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揭示人类走向合作社会的必然性中规划了合作治理这一新的社会治理模式。阅读张康之的《走向合作的社会》一书,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描绘合作治理模式时对后工业社会进程中社会治理变革的走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在环式民主中,根据民主程序产生的政府在何种程度上能够代表选民的利益?按照积极的设想,在民主投票时,民众的身份突破了阶级的限制并全部体现为平等的公民权利,他们可以通过行使权利来进行理性的选择。因为在设想中,“民众对他们的需要和愿望了如指掌,人民通过选票来选择看来最能满足他们喜好的代表,获胜的政治家联盟颁布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律”(1)12o这样一来,代议制民主程序的“不偏不倚”便能保证民选官员代表大多数选民的利益。既然民众的投票就是在表达个人的意愿,那么获胜的政治家无疑就是多数民众的选择。至于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异化,诸如个人受到的压迫与投票结果的非理性等问题,都只不过是在理想的民主政治运行中产生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产甜。但是,福克斯和米勒却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民主制度中,目标的达成和政策的制定都有可能是为了有钱人、有良好组织的人以及那些为竞选提供资金、买了媒体时间段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拥有社会权力的人能确保特定阶层的人被排除在讨论之外,剥夺了他们对时间提岀不同看法的权利。由于各种原因,被排除在辩论之外的人们对他们诉求的价值无能为力。在那些被排除的人中,也有出于传统标准下的公共行政人员。那些包括了不再受体制限制的公共行政人员在内的、有真正诉求的人在公众对话中应该能证明其需求的合理性,不再受体制限制的公共行政管理人员是群体的一部分。” (1)10所以,按照福克斯和米勒的观

张康之《走向合作的社会》述评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