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了凡四训》的启示.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了凡四训》的启示善恶的分辨是人生中的大事,做事说话都应该遵行善的原则。中国自古以来就称为礼仪之邦,特重道德教化。有如此优秀的文化传统,自然有很强的善恶意识。不过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道德善恶意识都是与生活****惯和风俗结合在一起的,它最明显的、最强烈的特征是道德准则,而不是道德原则,一字之差便有了天壤之别。道德准则教导我们如何去做,教导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怎样做才算是好的、善的,它以一种既定的形式展现出来,符合道德准则的言行便是善,而违反道德准则的就是恶。如此,善恶分明,一目了然。不过这样做存在着一种危险,即我们失去了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把判断的能力交给了别人,把行为等同于善恶本身。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社会中长久以来都存在着“脸谱化”的思维方式,犹如戏台上红脸关公、黑脸包公、白脸曹操等,忠奸分明,善恶明确。然而事实真是如此简单吗?道德准则只是告诉我们怎样才是善的,却没有讲明善是什么。所以,如果我们追问善是什么?道德准则无法回答。最后还是要回到道德原则上来说明善本身,只有明了了善本身,才能真正明白善恶的分别。《了凡四训》中讲:“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实为至理。袁了凡居士对佛学有很好的修行,他把毕生的体会凝为四篇文章,简单扼要的阐明了如何分别善恶、如何立身处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了凡四训》。《了凡四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本文仅就它的善业思想作一些分析,探讨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处事、修行问题。于佛教义理当身而言,佛教不怎么讲善恶的问题,而是重点在染与净上。因为众生执著,终日里颠倒妄想,心不清净,我见执著于我,遇法执著于法,便把自己定死在我执与法执上,不得解脱,如此不免犯种种过。故佛教多讲般若智,以般若化我、法二执,去除众生杂染,心净则不贪、不恨、不私,无为、清净、自在,如此便“念头不动”。此不动非如死人之不起念头,而是破除执著之后无染清净,“无所住而生起心”,如此便成就“至善”。之所以用“至善”一词,就是为了区别一般意义上执的、仅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袁了凡居士对善作了种种分析,目的就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善的表现形态——善相,从而明了善之体——善之当身、善之之所从来。善相不可过分依赖,因为它可能是沽名钓誉、收买人心:也可能是为求人天福报、为求好名:也可能是不计回报的真正的善行。《孟子》中一段话,可为明证:“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看到小孩子将要掉入井中,心中不忍,便要想着救他,这种不忍心不是因为和小孩子的父母私交好,也不是因为要求得一个救人的美名,也不是因为不愿意听到小孩子的惨叫,只是心中不忍自然而发。救小孩子这一善行可以有多种原因,但真正的善行却是自然而出、无所计较的。1、真假中峰大师的话可谓是字字珠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真与假的区别一是内容与形式上的善,二是有无所求的善与有所求的善。所谓形式与内容之别,真善不一定会遵循善的形式,也就是说不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善相,正如金刚怒目,虽现恶相,而能镇摄人之恶念;忠言逆耳,但忠言不因其逆耳就不是忠言了。内容的善才是真正的善,不能仅看外在的表现形式。在一

《了凡四训》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资料分享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9-07-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