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文--内经“治未病”思想中体现的现代预防医学观探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内经“治未病”思想中体现的现代预防医学观探析【摘要】《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是中医治病、养生的重要指导理论之一,也是中医学术思想的精华和特色之一,其提倡在防治疾病过程中应早识、早防、早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并经过历代医家的阐述及实践,形成了“未病养生,重在预防”、“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等理论特色。现代预防医学运用三级预防策略,根据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疾病预防,与“治未病”思想中所体现的疾病防治理念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从“治未病”思想的理论特色和现代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策略入手,对中医“治未病”思想中体现的现代预防医学观进行了深入探析。【关键词】治未病;预防医学;三级预防;探析“治未病”思想是中医治病、养生的重要指导理论之一,也是中医学术思想的精华和特色之一。“治未病”一词的提出,首见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该书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同时在《素问·刺热》篇、《灵枢·逆顺肥瘦》篇中亦明确提到“治未病”。“治未病”思想主要强调在“未病”之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1]。现代预防医学包括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针对个体体质的差异性,通过调整特殊体质,增强个体抵抗力,从而实现病因预防,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第二级预防,即实现“三早”预防措施,在疾病的临床前期阶段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第三级预防,对已经罹患疾病者,根据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及时给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2]。从中可以看出,“治未病”思想与现代预防医学有着诸多契合之处,本文将从“治未病”思想的理论特色和现代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策略入手,对中医“治未病”思想中体现的现代预防医学观进行深入探析。1“治未病”思想的理论特色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体现了治“未病”,其主要思想是“防重于治”。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要经过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疾病轻微的隐而未现阶段,显而未成的有轻微表现阶段,成而未发的有明显表现阶段,发而未传的有典型表现阶段,传而未变的有恶化表现阶段,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要关头阶段[3]。因此,在防治疾病过程中,应早识、早防、早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治未病理论经过历代医家的阐述及实践,其理论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在预防“未病养生,重在预防”思想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调整阴阳、饮食有节及条畅情志等方面[4]。“天人合一”是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之与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从而达到人体的健康状态。如《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阴阳平衡,即是人体的健康状态。各种“疾”的发生、发展,都是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饮食有节”强调的是要有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的就是饮食有节的重要性。若饮食起居无规律,“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到最后只能是“半百而衰也”,这说明饮食起居对人体正气的强弱有着

论文--内经“治未病”思想中体现的现代预防医学观探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l201163zl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