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年语文备考料(林秋芸).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二年语文备考材料(林秋芸)一、2010年福建省高考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3、题型比例客观题占20%左右,主观题占80%左右。4、、试卷结构(一)古诗文阅读(27分)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2文言文阅读(15分)3古代诗歌阅读(6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1文学名著阅读(10分)2文化经典阅读(6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1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2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五)写作(70)二、备考资料:(一)背诵篇目1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劝学》;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5王勃《滕王阁序》(节选:“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6杜牧《阿房宫赋》;7《氓》;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9李白《蜀道难》;10白居易《琵琶行》;11韩愈《师说》;12李煜《虞美人》;13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信可乐也”);14《锦瑟》;15苏轼《赤壁赋》;16屈原《离骚》;17杜甫《登高》;18李密《陈情表》。(二)文言文阅读要求: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实词”,这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又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确定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古代诗文中文言虚词的数量多,常见的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固、于、与、则、者、之。“在文法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在文中的用法”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文言虚词的考查常常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又常常在主语之后加上“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之后加上“也”字帮助判断。被动句则是指在形式上具有结构特征的表示被动的句式,又可以分为“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等类别。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否定句中代词充任宾语时,宾语置于动词前;二是疑问代词充任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三是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要前置。这些通常被认为是古代汉语中的正常词序。成分省略有主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与介词省略等五种,其中尤以主语省略与宾语省略更为常见。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动词、形容词、名词使动用法;二是形容词、名词意动用法;三是词活用作动词;四是名词用作状语。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方法之一。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代的翻译总是采用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法。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言文翻译题大都让考生直接翻译句子。5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提取信息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这种筛选与提取,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材料的基本涵义,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要点、概括中心也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深入的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这种归纳概括往往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来进行的。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分析综合,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作者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明显,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以区别于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单纯罗列,要求较高。(三)文学名著:中国:《三国演义》、《红楼梦》、《子夜》、《家》;外国:《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四)文化

高二年语文备考料(林秋芸)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