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阅读与欣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十八与妻书课文分析林觉民,清朝末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殉国时年仅25岁。课文是他在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前三天的夜间写给其妻子陈意映的绝笔书。起义前夕,林觉民已做好了为革命捐躯的准备,但面对挚爱的妻子,他又肝肠寸断,难以割舍。个人幸福、革命事业、祖国前途在烈士心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烈士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写下了这篇意浓情笃、慷慨悲壮的绝笔书,抒写了自己对妻子的绵绵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既是一首爱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之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表明写遗书的缘由和悲痛的心情。书信开门见山,直接抒情,“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已成为阴间一鬼。”生离悲痛之情迎面而来,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其对爱妻的生死惜别,与下文“吾至爱汝”紧密相呼。而作者明明悲痛到“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却又“忍悲为汝言之”,其天下为公的大义,及体贴之情、细腻之心,跃然纸上。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深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这是书信的核心部分。“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是纲领性的句子,全信说理,由此展开。在“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这一看似矛盾的义理中,作者以大量笔墨阐述了“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道理,由爱妻子一人延展到爱普天下之劳苦大众,使个人私情服从了国家、民族之大理,体现了烈士追求自由、民主、博爱的革命理想。也正因为有着这样崇高精神的驱动,信中多次出现了“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等句子,烈士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回荡于字里行间。死不可怕,然“舍汝而死”却令人悲痛难耐。一个“忆”字,带出了一连串的回忆,引出了对夫妻恩爱的追忆:一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本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二是对“双栖之所”甜蜜生活的回忆,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三是追述最后分别之前,未将赴义之事告诉爱妻的原因及当时的心情。三件往事,都是抒情的铺垫。愈写夫妻恩爱之深,愈见夫妻生死离别情重,哀婉悲痛之切,让人不忍承受。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眼前。然而,作为一名民主主义战士,心胸所怀岂只儿女私情!烈士又再次阐述了“就死不顾”的缘由。“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可以死”反复出现,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惨不忍睹的现状,这样的黑暗现实,只能催人奋起勇敢前行。不仅自己投身革命,还殷切期望子女们能承父志,为天下人谋永福。此种为理想、为革命无悔付出的精神,使书信的义理、内涵更加深遂、厚实。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再次倾诉衷肠,慰藉生者,激励后人。“吾今与汝无言矣”,似乎要收住话头,实则满腔眷恋之情无从说起。作者愿心电感应,永伴妻子,这动人的情感已达到顶峰,让人唏嘘不已。“百死不辞”,写出耿耿忠心;“吾爱汝至”,体现绵绵情思。家庭的和睦是“幸”,国家的危亡是“不幸”,“幸”与“不幸”的煎熬,坚定了作者的信念,那就是“不忍独善其身”,作者的儿女之情和英雄之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两点。,回环往复书信中无论是诉说对妻子的衷情,还是抒发愿为革命牺牲生命的豪情壮志,婉约与豪放,都是从肺腑中流出。慷慨激昂的正气,除了得益于烈士对天下博大的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外,还得益于对妻子的绵绵深情。书信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

阅读与欣赏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itime_4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