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罗凤村之无人菜市场精编版.docx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罗凤村之无人菜市场横县百合镇罗凤村“无人菜市”延续百年淳朴民风横县百合镇罗凤村的“无人菜市”一把把扎好的青菜,一捆捆红薯叶,放在干净的菜篮里,上面挂着一个塑料袋和一块标价牌,买菜人根本见不到摊主,只要投币,即可拿到喜欢的菜,而菜钱哪怕24小时放在那里也从未丢失过。这个自发形成的无人售卖菜市,据当地人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11月26日,记者慕名来到横县百合镇罗凤村街上,对这个“无人菜市”进行了一番探访。菜市走访:早上拿菜到菜摊晚上去收钱当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罗凤街这个村级的小市场看到,几张桌子拼在一起摆在街边,上面有5个菜摊,菜篮里扎好的油菜、红薯叶、小白菜摆在上面。记者走近左顾右看,却看不到卖菜人,只见菜篮子上面挂着一张巴掌大的硬纸牌,上面写着“每把1元”的字样,半透明的塑料袋里,放着几张面值1元的人民币。记者在罗凤村几经打听,才找到无人售卖菜摊当中的几个卖菜人。从灵山县嫁到罗凤村今年已80岁的张桂芳老人说,每天早上,村民将自己种出来的菜,洗好并剔去变黄的菜叶后,一把把扎好才拿到摊位,平时一般是五六摊,每摊有十几把菜。但每到三天一圩的罗凤街圩日无人售菜摊就多了起来。因为前来赶圩的村民多,所以蔬菜的销量也多,有的菜摊卖到30多把蔬菜。受罗凤村这种良好风气的影响,附近的一些村庄也加入到无人售卖的行列。与罗凤村一座小桥之隔的灵山县丰塘镇榃(tan)朴市场就是其中之一。记者在榃朴市场看到,这里有近三四个菜篮里分别装着好几把青菜,上面也是挂着一个塑料袋和一块标价牌。有几个菜篮已经空着,但塑料袋里却都装着钱。市场内的几个村民说,几个空菜篮的菜已经卖完,到了晚上主人才来收摊。无人售卖菜市着实方便了买菜人。在罗凤村,记者看到一位驾驶三轮车拉客的男子,从百合镇方向拉客到罗凤村,卸完客后,他掏出1元投入塑料袋内,随即拿了一把青菜。他认为罗凤村出现这样的无人售卖菜市,体现出买卖双方的信任,这种买卖方式对大家都省事。菜市溯源:无人售菜市场有上百年历史罗凤村出现上百年的无人售菜市场,在广西的确少见。那么,这个“无人菜市”是从何时出现,又是怎样形成的?在罗凤村土生土长今年已75岁的村民陆世文告诉记者,在她儿童时代就跟着祖母将自家种的青菜洗好后一把把扎好,然后挑到村里市场上摆放,然后就回家忙别的活,根本不用看守。她还说,无人卖菜现象在罗凤村历史久远了,如今推算起来少说也有上百年了。在她懂事时就听到祖母说,最初拿菜到摊位摆,也只有两三摊,以前是用小篮子或小竹篓来装钱,因为使用的是铜板,不怕被风吹,如今都改用塑料袋装钱了。后来村上人看到无人售菜带来方便,放了菜就可以去忙别的活,就这样慢慢地形成了如今的“无人菜市”。灵山县丰塘镇榃朴市场“无人菜摊”的历史,据说也有半个世纪。据在市场聊天的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说,榃朴市场出现无人售卖菜摊,都是受罗凤村的影响。但相对罗凤村而言,榃朴村的“无人菜摊”晚了很多年,确切地说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这些年来,“无人菜摊”一直都存在着,对他们来说,已是见惯不怪。民风探寻:“投币取菜”人人成自觉****惯据了解,罗凤村现有1000多户人家,村上有20多个姓氏,他们有部分姓氏村民是逐步从外地迁至罗凤村聚居。这么多人的村庄,并非户户都是种菜卖菜,也有相当部分人靠买蔬菜食用。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入乡随俗,到无人售卖的摊点买菜,已养成了“自动投币”的****惯。一位在

罗凤村之无人菜市场精编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1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