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听觉生理.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听觉系统的结构听觉器官统称为耳。较高等动物的耳又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内耳司听的部分称为耳蜗;相邻司体位感觉和平衡控制的部分称为前庭。外耳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主要起集声作用。有些动物的耳郭能转动,以便“捕捉”声音。成年人外耳道的直径平均约8mm,长度平均约25mm,个体差异较大,有代表性的范围为20~30mm。外耳道的长短对耳的频率响应有一定的影响:它对1/4波长与之相当的声波有共振作用。~~30mm,因外耳道的共振使相应频率(因耳而异)在近鼓膜处的声压明显地比耳道口强。中耳 中耳包括鼓膜、听骨链、鼓室、中耳肌、咽鼓管等结构,主要起传声作用。鼓膜是封闭外耳道内端的薄膜结构,将外耳和中耳分隔开。声波从外耳道进入,使鼓膜产生相应的振动。哺乳类动物的听骨链由3块听小骨组成,分别称为锤骨、砧骨和镫骨。锤骨靠近鼓膜,锤骨柄附着于鼓膜内面,砧骨接在锤骨和镫骨之间,镫骨底封盖在内耳的前庭窗膜上。通过听骨链组成的这一“杠杆”系统,使鼓膜的振动可以有效地传至耳蜗。鼓膜内即为鼓室,又称中耳腔,正常时内充空气。因鼓膜内外接触的介质都是空气,保证了鼓膜的自由振动。中耳肌又称耳内肌,包括鼓膜张肌和镫骨肌,它们的收缩分别使鼓膜拉紧及镫骨固定,起限制声音传向耳蜗的保护作用。咽鼓管由鼓室通至咽部,咽端的入口平时关闭,在做吞咽,打呵欠等动作时开放,。司听的耳蜗与司体位平衡的前庭器官相邻,两者都是内充淋巴液的管道结构,互相连通,虽功能差异很大,却是体戚与共的近邻。其传人神经纤维(前庭神经和蜗神经)汇合组成第八颅神经进人延髓。耳蜗(cochlea) 简要地说,耳蜗是一种液压机械装置,由骨质外壳包着的管状结构组成(图1-2),卷曲数圈(人两圈半,豚鼠4圈)成蜗牛状,故名。此管状结构较粗的一头为耳蜗底部,是声波的传入端,较细的远端为蜗顶。耳蜗骨壳内由软组织分隔成3条平行的管道,从蜗底伸到蜗顶,分别称为前庭阶、鼓阶和蜗管(又称中阶)。前庭阶和鼓阶在蜗底各有一窗,称为前庭窗(卵圆窗)和蜗窗(圆窗),窗上均有膜,蜗窗外即鼓室,前庭窗膜为镫骨底封盖。前庭阶与鼓阶在蜗顶处经蜗孔连通,内充满外淋巴。前庭阶还和前庭器官的外淋巴系统连通。,蜗管夹在前庭阶与鼓阶之间,为充满内淋巴的盲管,不与外淋巴系统相通。听觉器官的重要结构都分布在蜗管内。基底膜(basilarmembrance) 分隔蜗管与鼓阶的膜状结构称基底膜,又称耳蜗隔膜(cochlearpartition),由感受细胞、听神经末梢及支持细胞等结构组成的声音感受装置(螺旋器)就在基底膜上。人耳基底膜平均长度约34mm,它在直径较大的蜗底反而较窄、宽约80um,结构较薄而紧密;蜗顶处反而宽,约500um,结构较厚和松弛,当中依次渐变除感受细胞和支持细胞之外,基底膜的本底结构由纤维束、均匀基质、血管和神经纤维及组织间细胞组成,基底膜各处由干质量和张力的不同,决定了其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声学恃性,特别是近蜗底接受高频、近蜗顶接受低频整齐的频率定位。螺旋器(an) 螺旋器或称柯蒂氏器(Corti'sorgan),也沿蜗轴卷曲成螺旋状。,若将耳蜗拉直后横切,从剖面看,基底膜、螺旋器及其相邻结构如图I-2所示。感受声音的3行外毛细胞和l行内毛细胞,⑴多种类型的支持细胞支撑,整齐地排列在基底膜上。螺旋器的上方有一盖膜(tectorialmembrane),是一层由纤维和较均匀物质组成的薄膜,内侧边缘固定在螺旋器的中轴上,靠近毛细胞的外侧边缘游离,与毛细胞的纤毛接触。毛细胞与盖膜的相对位置和它们的电生理特性,在耳蜗感受声音和声-电换能的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

听觉生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4.74 MB
  • 时间201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