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山深处的勃勃文化生机.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山深处的勃勃文化生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五家媒体实地走访安徽太湖县文化共享工程基层建设按照文化部部长蔡武的指示,元宵节刚过,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即邀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农民日报,五家媒体的六位记者奔赴安徽省太湖县,实地走访当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情况,同时也捎去了蔡武部长写给文化共享工程太湖县支中心主任曾玉琴的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太湖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是一个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方财力十分有限。该县农村外出打工者众多,2011年外出务工人员高达13万。然而,自十年前文化共享工程在这里落地生根的那一天起,太湖县的基层文化建设在其带动下逐年推进,使生活在这个穷山沟的百姓们逐渐感受到了文化建设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去的便利。此次走访活动,记者们在近3天的时间里,先后深入太湖县小池镇、徐桥镇、汤泉乡,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了文化共享工程是如何通过其特有的方式,融入到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生活和工作之中,缩短着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中央电视台:http://tv./GB/166419/“百事通”——安徽太湖县创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记事人民日报张贺大山深处的农民如何跨越“数字鸿沟”如果你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不懂的问题,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对许多城里人来说,上网搜一下是最便捷的选择;而对广大农民来说,上网不是件容易的事。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是信息时代里文化差距最鲜明的体现。但是,在安徽省太湖县这个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里,广大农民却迈过了这条“数字鸿沟”,因为他们有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太湖县小池镇中心村人气最旺的地方是共享工程的电子阅览室,从早到晚,甭管刮风下雨,总是座无虚席。老乡们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便知天下事。对他们而言,共享工程是永远不走的“百事通”,更是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张献中是小池中心村的种粮大户,他没事就爱往这里跑,一坐就是几个钟头。张献中说:“网上啥都有,一搜就出来。”有一年,他的水稻生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病,用了多种办法也不见效。后来,他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这个病叫“灰飞虱”。按照网上提供的办法,药到病除。网上学****加上实践摸索,张献中掌握了一套水稻高产技术,去年亩产达到了1100斤。目前他的水稻种植面积已达400亩,年收入超过10万元。小小摄像头让孩子破涕为笑太湖县农村外出打工者众多,2011年外出务工人员高达13万。以小池中心村为例,4000名村民里常年在外打工的就有900多人,大批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家中留守。对亲人的牵挂是村里永恒的主题,但是写信太慢,长途电话又太贵,怎么办呢?有人想到了文化共享工程。2月8日,在小池镇中心村电子阅览室里,记者看到,村民陈义华正带着耳机和6岁的女儿陈韵一起,与远在浙江湖州打工的妻子***,“她刚走那会儿,小孩儿常常哭着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陈义华说,他听说村阅览室的电脑能看到“真人”,就带着孩子来了。消息传开,每天来“看”爸爸、妈妈、妻子、儿女的人便络绎不绝。担任这个村阅览室管理员的是大学生村官郝飞,每天早8点上班、晚5点下班,负责4台电脑的使用指导和技术维护,忙得不亦乐乎。郝飞说,大多数村民一开始都不会用电脑,不要说打字,有的人连字都不会写。实在教不会,她就亲自上手,把QQ设置好,让乡亲们只管说。“可惜只有4台电脑,来晚的人只能等着。一到周末和节假日,这里就爆满。”郝飞说。同一天,在太湖县寺前镇综合文化站,39个孩子正在观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共享工程为镇上留守儿童放映的公益电影。13岁的汪婷正在念初中一年级,她父亲去浙江打工了,每年只能回来一两次。当记者告诉她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后来考上了大学时,她低着头小声说:“我也想念大学。”“越是在偏远地区,文化共享工程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太湖县图书馆馆长曾玉琴的这个说法在吴岭村得到了验证。吴岭村位于大别山南麓,开车到县城要两个小时。前几年每到高考时,学生和家长就要长途跋涉到镇上、县里查分、填志愿。自从2010年村里建了电子阅览室,一到高考,这里就会被家长和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管理员老周对记者说,“现在村里人外出打工,还可以在我这儿网上订票,方便多了。”怎么让村民爱上街舞人们常说农民保守,却很少有人想过,封闭乃是保守的起因,因为信息不畅,得不到新思想、新观念的刺激,所以才会变得保守。当文化共享工程把外面的大千世界带到农民面前时,一场静悄悄的观念革命就发生了,虽然这一过程并不容易。小池镇文化站为了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组织农民跳街舞。“这叫什么舞啊?扭屁股,张牙舞爪,难看死了。”村民们的冷嘲热讽让文化站站长袁森林醒过味儿来:对于这项风靡城市的现代健身娱乐,看惯了黄梅戏的老乡们一时半会儿还难以接受。

大山深处的勃勃文化生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3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