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寒食清明两交融精华版.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寒食清明两交融寒食清明两交融,祭祀踏青总相宜文/延彬(一)寒食节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节的前一、二日。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介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介休绵山。文公为了报恩,焚山以逼介之推现身,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被山火烧死。文公感其恩,厚葬其尸于介休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渐渐形为民间的“寒食节”,在隋唐时期,寒食节曾被发展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唐代的诗人韩翃的一首脍炙人口【寒食】诗对这个时期的节日盛况有所描述,此诗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首诗的前两句正是流传至今的描写京城寒食节的美好景象的名句。由于寒食节时值暮春,景物宜人,所以在唐宋时期,寒食便渐渐成为人们外出游玩的好日子。所以诗人在这首诗中写道:在寒食节那天,诗人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流连忘返直到暮色降临。在中国唐代的这一天,还是遵照古俗,禁烟火,只吃冷食。然而,奢华的帝宫里却闪出一团团烛光,一片亮亮堂堂;而宫外却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翃面对此情此景,感慨万分,联想到杨贵妃和她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宠,作威作福,不禁接着提笔写下了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首诗既写了寒食节京城里的融融春意,又含蓄地讽刺了皇帝的偏宠。全诗落笔自然,富有情韵。笔者试把这首古诗意译如下: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飞舞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枝。黄昏时刻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新封的五位王侯之家。时至今日,寒食节已前后绵延两千余年,并在后世由单纯纪念介子推的祭祀活动逐渐融入清明节,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二)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最开始只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大概到了隋代,清明节才逐渐成了中国古代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按照中国古代的****俗,清明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郊外,将食物供在亲人的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再郊游一番回家。因为每年的阳历4月4号到6号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清明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在清明祭祀活动的同时还有清明踏青以及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也因此,清明节还有“踏青节”的别称。这也就是说,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旧墓、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真的是一个奇特的节日。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名诗【清明】就写出了清明节的这种特殊气氛,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看,细微的春雨淅沥而下,诗人在清明节那天,因为孤身在外无法为先祖扫墓而在郊游踏青,看到许多因思念亲人而悲痛得“欲断魂”路人,就很想借酒浇愁,于是到处问人寻找酒家,雨中牧童的遥遥一指,便让“杏花村”从此名满天下。此诗留给我们的意境让人久久回味,让人们能够想见杏花掩映下的酒庄,在朦朦细雨下,若隐若现。(三)到了唐宋时期,由于寒食跟

寒食清明两交融精华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9-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