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新课程理论明确指出教师要“有效地利用教科书和开发课程资源”,可见教科书已经不再作为知识的唯一载体来供教师讲授,“教科书只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因此,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科书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计划,并根据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立足课堂教学,通过链接资料、参观访问、再现生活中的化学等方式丰富课程资源,以形象而丰富的课程内容的呈现,有效促进教科书、教师、学生更深层次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使化学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化学教师都知道,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学生要想学好化学,先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然后通过思考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假想,甚至是异想天开的猜想。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给学生创造一个环境,使学生动手“尝试”,通过实践去证明猜想或假想是否正确,最终发现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在学****用双氧水加热制取氧气实验时,如按照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上册)37页上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学生极难观察到如教材图示的木条复燃现象。教师就应追问学生:这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没有氧气生成吗?如何改进这个实验?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出更好的实验方案。又如:在学****了原子的构成后,根据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上册)70页表4―2“几种原子的构成”中的有关数据,问学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而引导学生从表中发现更多的规律。再如:在开展了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之后,可使研究性学****更深入一层、更进一步。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予以说明。为了弄清铜绿的组成和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探究铜绿的组成【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铜绿受热易分解。【设计与实验】图1 (1)小芳从其他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绿,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试管口内有水珠出现,说明了铜绿中含有氢、氧元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铜绿中含有什么元素:。(2)小芳取出少量试管内反应后的剩余物,放入另一支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色,说明铜绿中含有元素。【实验结论】铜绿是由铜、氢、氧和碳元素组成的。二、探究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查阅资料】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猜想与假设】据铜绿的组成和查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氧气及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设计与实验】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梁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图2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为铜片): 图2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写试管字母编号)。【评价与改进】小区认为小梁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 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用图表示即可) 。【拓展与应用】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中(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明的分析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通过设计对比实验,了解铁和铜生锈所需的条件,加深学生对铁、铜生锈的认识。同时,对防护金属、节省金属材料也有深远的意义。这些从教科书延伸到课外的身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