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报任安书.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19报任安书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背景资料,特别是对他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以便比较准确地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曲折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巨大动力。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中注释翻译文言文的能力,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3以教材为例子,引导学生变通素材,多角度运用素材。二、过程和方法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背景资料2通过诵读理解司马迁的思想情感,并背诵文中的名句名段。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不幸对人生的意义。2学****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以鲁迅对《史记》评价导入。二、解题1、介绍司马迁及《史记》的有关资料2、写作背景主要突出两点。1家世和家庭。2遭遇李陵之祸,接受宫刑。3、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报:回复;任安,司马迁的朋友。这是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三、疏通课文、梳理内容(具体字词翻译见课件)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引导学生感知内容,体会感情。2学生诵读,重点段落反复诵读。3师生、学生之间互动,研读课文,解答预****中不理解的词语及句子,对重点语句进行翻译。(各部分大意见课件)4疏通问题:(1)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在这封回信中,可不可见到来信的一些内容?把原文找出来。——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教导我要待人接物要谨慎,以向朝廷推荐贤能的人才为自己的责任。)1(2)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宏观梳理如下: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复信内容:①受辱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第2段)②效古贤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思路分析: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四、总结课文内容: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许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五、布置作业:诵读课文,默写第三、四段。第二课时一、导语Tobe,ornottobe?(生存,还是毁灭?)是哈姆雷特所遇到的难题,生,将忍受屈辱,死,有未竞的事业,这样的问题,同样也存在于司马迁身上。司马迁的笔下,有择死的英雄:投江的屈原、自刎的项羽;也有生的志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死,可以明志;生,可以践志。选择生,意味着选择比死更艰难,更考验人的精神和意志的荆棘之路,所以他说: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史记》那么,司马迁为什么选择遭受屈辱而不选择死呢?二、解读课文并领悟: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补充介绍删节部分)答: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2、司马迁受辱不死的原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我之所以忍受屈辱,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狱之中,是痛惜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耻于默默无闻而死,而文采不能显露给后世的人们。)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动力。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报任安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