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以德去刑”与“以刑去刑”.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管子学刊 2002 年第 2 期
读书札记
论“以德去刑”与“以刑去刑”
魏培良,陈士果
(山东淄博人民警察学校,山东淄博 255000)
[ 摘要] “以德去刑”与“以刑去刑,‘作为擂法之争的焦点,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具有皿大影响。这种传统的
.碑治,. 与‘1法治’思想有其合理的内涵,应当辩证吸收。鉴古知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实践“依法
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关健词」以德去刑; 以刑去邢;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D M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382(200202- 0 090- 0
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儒法之争是影响最大,也是最旷日持久的争论。其形式是“德
法”与“德治”之争,究实质却是君主治天下的方策之争: 用道德治天下还是用法律治
天下? 儒法之争涉及面广泛,本文试图从“以德去刑”与“以刑去刑”角度探讨有关法
律思想。
一、以德去刑
孔子是儒家代表,“以德去刑”思想是其首先提出的。孔子从“礼”与“仁”相结
合的思想出发,极力提倡“德治”,认为统治者如果能“为政以德”,实行“德治”,人
民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统治。所以他说: “为政以德,髻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论语·为政》)
所谓“德治”,就是主张统治者应该依靠“德行教化”的作用来实行统治。其内容
不外乎两方面: 一是对劳动人民施加小恩小惠怀柔; 二是用统治阶段的道德进行教化,
使劳动人民就范。就其主张对劳动人民施加小恩小惠怀柔来说,远在西周初期,周公就
提倡过。不过孔子对“德治”思想有所发展,那就是在以小恩小惠怀柔的同时,极力主
张对劳动人民“德化”和“礼教”。
在法律思想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而“以
力服人”则是以往奴隶主贵族统治劳动人民的传统方法。奴隶主贵族根据“礼不下庶
人. 刑不上大夫”的原则,一贯认为“折民惟刑”( 《尚书·吕刑》),即迫使劳动人民服
从统治的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刑罚,也就是暴力。孔子认为“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
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他虽然没有完全否定“政”与
“刑”的作用,但认为只有推行“德化”和“礼教”才能使人民从内心对犯罪感到可耻
r献分守己。不过,“德”与“刑”两手比较起来,孔子特别强调的是“德”而不是
“刑”。首先,刑罚与“德化,,、“礼教”相比,孔子认为“德化”、“礼教”是根本。“礼
乐不兴,则刑罚不中”,也就是说刑罚必须以“礼乐”为根据,否则就不会得当; 其次,
9 0
万方数据
从刑罚与“德化”、“礼教”的效果来看,孔子认为刑罚只能惩办于犯罪之后,而“德
化”与“礼教”却能防患于未萌,即“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徒善远
恶而不自知”( 《礼记·经解》)。再次,孔子反对“不教而杀”,认为“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 《尧曰》)。由此,孔子主张“德主刑辅,。
孔子提倡“德治”必然导致“以德去刑”。他强调“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善人
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子路》)。意思是实行“德化”、“礼教”,虽然短期难
见成效,但时间久了,就会克服残暴,免除刑

论“以德去刑”与“以刑去刑”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