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设计的解读规范关于变形缝的规定以及常见处理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建筑物高度差异处宜设置沉降缝。设置沉降缝的目的是防止结构中出现不均匀沉降产生的附加应力。已有的工程实例已经证实沉降后浇带可以取代沉降缝有效地解决高层主楼与底层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问题。尤其在采用桩基的情况下,结构本身的沉降量不大,可以认为沉降后浇带封闭以后结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附加应力可以由结构完全承担而不会产生显著裂缝。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内或土中)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不能超过55米,而地下室墙壁在室内或土中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30米。此项规定是为了控制温度变化以及混凝土的收缩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实际工程中为了避免出现过多变形缝,常常采用设置后浇带的方法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裂缝问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可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设置抗震缝可以避免多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相互作用。抗震缝需要足够的宽度以满足缝两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相对位移而不至于发生碰撞。三、控制裂缝措施本工程拟在地下室采用设置后浇带配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取代传统的变形缝。这一方案是在查阅大量文献,参考已有的建筑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根据裂缝控制的权威著作[4],大体积混凝土完全取消变形缝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文献中给出,如果伸缩缝间距超过一定的距离,混凝土中由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应力状态跟是否设置伸缩缝基本没有关系,此时裂缝的出现也跟是否设置伸缩缝没有关系。由此看来,如果不能达到满足伸缩缝间距的要求,伸缩缝可能完全不能发挥作用,还不如完全取消伸缩缝。针对一系列抗裂方面的考虑和计算,具体措施如下:,采用沉降后浇带将塔楼、裙楼分开;采用施工后浇带将裙楼分成若干部分,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构件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中1/3处。后浇带的宽度取10001500mm。根据功能不同,后浇带划分为沉降后浇带和施工后浇带两种。,在主楼与裙房之间用后浇带隔开,使其各自形成独立单体,既能在施工期间各自沉降,把主沉降差所引起的内力释放掉,同时也避免了同一楼层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引起的温度应力,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将它封闭起来,使两侧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很多,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则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完全可以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承担。施工期间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楼面标高不一致应该在施工中调节找平层处理。,每隔一定的距离,需要设置伸缩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即施工后浇带。此后浇带可以兼顾两方面的功能。利用后浇带把地下室地板划分成数个小的施工区,各个分区的收缩和温度变形互不影响。对于施工伸缩后浇带,宜在后浇带相邻主体结

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