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mri和ct诊断比较及影响因素.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MRI和CT诊断比较及影响因素喻平邹艳群佘万鹏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磁共振(MRI)和计算机体层扫描(CT)的诊断价值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院住院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式将患者分为MRI组合CT组,每组30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MRI)和计算机体层扫描(CT)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查误诊率和影像学表现。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性和影响因素。结果:CT组的检查误诊率显著高于MRI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患者年龄、双侧血肿、脑萎缩和脑组织回弹的速度、患者术后的血肿残留量和患者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MRI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复发诊断较于CT更具优越性,高龄患者、双侧血肿、脑萎缩回弹速度过慢和术后血肿残留量均是患者术后血肿复发的重要因素。关键词: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MRI诊断;CT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当前临床中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该病症较长发生于老年人群,在颅脑外伤中所占的比重为1%,在脑内血肿占得比例为10%[1]。钻孔冲洗引流术是当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疗法,该疗法安全性较高,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一旦慢性硬膜下血肿出现复发的状况,后果严重,需要对患者再次治疗[2]。通常情况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治疗阶段会出现血肿,患者需进行保守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查看恢复状况。本次研究选取某院2010年6月~2014年7月住院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患者术后血肿复发因素,报道如下。~2014年7月住院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MRI组和CT组,每组各30例。MRI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46~93岁,平均年龄(±)岁,病程时间:7d~,临床表现:恶心呕吐15例、失语8例、记忆力减退5例、局限性癫痫2例;CT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47~93岁,平均年龄(±)岁,患者病程8d~7个月,临床表现:恶心呕吐16例、失语7例、记忆力减退6例、局限性癫痫1例。60例患者中初次患病23例,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45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者;②无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③无神经官能症、老年痴呆者。排除标准:①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②非颅内肿瘤、缺血或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者;③精神障碍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病程时间、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3天和手术拔管后一周拍摄,。对患者进行常规头颅平扫,扫描范围包括听眦线到患者颅顶,层厚约7mm,层间距为7mm,进行常规扫描,使用标准头线圈。CT扫描仪器使用螺旋CT机器进行扫描,扫描层距离和厚度均为10mm,当CT增强扫描时,使用浓度为50%的碘海醇100ml行静脉快滴输入80ml。

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mri和ct诊断比较及影响因素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ongmengguoji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