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路桥求职路桥招聘路桥英才网英才网古代上海的桥多为木、石结构,技术依赖经验。史载较早的桥为“安就桥”俗称“跨塘桥”,该桥原系石桥,后改为木桥。现坐落在松江县城中山西路的“云间第一桥”是明代在“跨塘桥”旧址上重建的3孔拱形青石桥。清咸丰五年(1855年),由英国人威尔斯组成的“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用了将近1年时间建成苏州河大桥。桥为木结构,长394英尺、宽16英尺,中间一孔是活络档,桥面可上下翻动,以便船从中通过。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7月28日,工部局在外摆渡地方建造一座铁梁架空、石驳撼水的新桥。桥长385英尺、宽40英尺,两边各有7英尺宽的人行道。桥名“花园桥”亦称“外摆渡桥”。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工部局工务处主任梅纳着手重建“花园桥”。大桥全部改为钢铁型结构,钢梁由英国克莱佛兰桥梁公司定做。光绪三十二年初开工,光绪三十三年底完工。民国11年(1922年)建造的四川路桥是一座悬臂梁钢筋混凝土桥。建国前,上海市建成的桥梁为488座,其中城市桥140座,公路桥348座,极大部分是木桥。根据1963年4月2日的统计,当时上海市郊区的公路桥已增加至877座,其中临时性桥144座,半永久性桥为189座,永久性桥为221座,%。以后通过应用推广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施工方法及桥梁橡胶支座等新技术,逐步将木桥全部改成了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在苏州河上新建和改建了10多座大桥。在黄浦江上游建造了公路铁路两用的松浦大桥,。此外,。根据1989年底的统计,当时上海市的公路桥已增加至2411座,城市桥已增加至578座,共计2989座,,且全部为永久性桥梁。建国后,桥梁工程的演变过程,是从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向预应力混凝土桥发展,现浇混凝土桥向装配式混凝土桥发展;简支结构向超静定结构发展;桥梁设计从繁杂的手算向应用电算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桥梁工程已由大跨径向特大跨径发展,结构设计及张拉锚固安装架桥工艺,均已达到现代国际水平。一、预应力混凝土桥早在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即举办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讲座,认准了预应力技术是桥梁方面的发展方向,并开始研究。1955年继铁路桥应用预应力技术之后,1957年开始在城市桥上应用。上海市预应力桥梁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跨径由小到大,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后张法起步,逐渐扩大到其他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一)后张法1957年底,工务局技术科、材料试验所、养护处等单位,共同建造了中新泾人行试验桥,桥跨径12米,荷载按人群荷载及K—35拖拉机荷载计算,为我国城市和公路系统中最早的预应力混凝土桥。1958年建成的北翟路1号桥,由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市政公司施工,为上海市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公路简支梁桥,采用混凝土杯形锚具,60吨单作用拉伸机张拉路桥求职路桥招聘路桥英才网英才网强大钢丝束。,。60年代初,为修建苏州河上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作准备,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大型钢丝束的锥形锚具、S形管道的摩阻力等应力损失测试、双作用千斤顶张拉的工艺研究,加快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进度。1969年8月,江宁路桥建成。其主桥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跨径组合为

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