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刘建平调研文章——赣州市防汛减灾对策探讨(同名1435).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刘建平调研文章——赣州市防汛减灾对策探讨(同名1435)精心构筑七大体系合力抓好防汛减灾----赣州市防汛减灾对策探讨市政府刘建平(2008年7月)受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影响,赣州市历年来是洪涝多发、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如何探索建立、完善适应赣南山区特色的防汛减灾体系,是防汛减灾的重要课题。一、基本情况赣州地处北纬24o29‘-27o09‘,东经113o54’-116o38‘。境内河谷发育,河川众多,河流密度/平方公里。有各类水库980多座,山塘8万多座。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01毫米土壤的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紫色页岩、冲积土、红砂岩及第四纪红色粘土,土壤保水能力差。复杂的地理条件,使我市成为典型的暴雨型山洪灾害易发、多发且危害严重的地区。据调查统计,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历年受灾情况占总面积的80%以上。纵观多年来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山洪陡涨陡落,突发性强,破坏性大。赣南山洪灾害大多发生在边缘山区,点多面广,强降雨过后,洪水来得快,走得快,突发性强,冲击力强。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溪洪水等发生突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极易造成山区人员伤亡、房屋倒塌、耕地埋没、桥梁毁坏、道路中断等灾害。2005年发生在信丰县新田镇的“”洪水,3小时降雨量180毫米,从暴雨到洪水只有3个小时。二是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呈普遍性、分散性。赣州土壤保水能力差,农村建房多是切坡建房,一旦遇暴雨山洪,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根据矿管等部门的实地调查,全市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7183处,点多面广,大多分布在边缘山区,分布在群众居住分散,交通、通信条件差的地区。三是台风带来降雨强度大,致灾重。通常情况下,7-9月受福建、广东沿海登陆的台风影响,直接给我市带来降雨。特别是近几年强台风影响多,容易带来突发性洪灾。如在2006年受“格美”台风影响而发生的“”洪灾,上犹县五指峰乡黄沙坑村过程降雨量达(其中3小时降雨量,6小时降雨量),从暴雨出现到洪峰发生,其间隔时间仅约1个小时。山洪来势汹猛,造成了极大损失。四是山洪发生季节性强、时段较分明。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汛期,特别是在4-6月主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50%,期间发生的山洪灾害占全年的80%以上。7-9月降雨量占全年不足20%。二、山洪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山洪地质灾害的发生与自然地理条件及人的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综合分析我市山洪灾害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江河坡降较陡。全市集水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28条,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28条,集水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10条(章江、桃江、上犹江、平江、绵江、梅江、湘江、濂江、寻乌水、九曲河)。河流坡降较陡,主要江河的纵坡大部分大于4‰。径流汇流时间短暂,在边缘山区县,从暴雨到形成洪水,一般只需4—5小时。洪水陡涨陡落,洪水持续时间为3—5天。2、水库众多,存有隐患水库山塘为调洪蓄洪、抗旱保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部分水库山塘都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及年久失修等原因,不少水库带病运行。据调查,目前全市仍有384座病险水库尚未实施除险加固,对防汛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3、雨量充沛但不均匀。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01毫米,年最大降雨量达2237毫米,最小只有1049毫米。受暖湿气流影响,降雨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以4-6月为降雨集中期(占全年的50%)。空间分布以边缘山区为主。7—10月降雨量只占全年约20%,且多年平均蒸发量大于多年平均降雨量。降雨量的年际及年内变化不均匀,致使河流洪枯流量相差悬殊,各江河的水位、水量变化幅度显著。4、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山体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丘陵和中低山区的花岗岩、变质岩风化层及其上覆残坡积层。山地主要分布在边远县及各县的边缘地带。赣南地层发育较完整,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其中岩浆岩分布面积占全市面积的40%,主要分布寻乌、安远、会昌、石城、宁都等地。地质构造主要有东西构造带、北东构造带、南北构造带和旋扭构造等。复杂的地质构造是引发山洪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此外,与人的社会活动也有很大的关系,如依山切坡建房、矿山开发、公路建设、陡坡开荒、乱砍滥伐、侵占河道行洪断面、河道淤积等等。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市防汛减灾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我市各主要江河缺少控制性防洪工程,无法有效抗御洪水侵袭。再加上现有大部分水库山塘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标准参差不齐,基础防渗处理不严,坝身强度不足,隐患较多。相当部分工程经过多年运行,工程老化失修严重,不但不能有效发挥效益,有的反而成为防洪的隐

刘建平调研文章——赣州市防汛减灾对策探讨(同名1435)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