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占用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占用论文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占用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经济增长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摘要:文章以生态足迹(EF)作为自然资本的测度,采用中国平均单位产量法测算并分析了中国2000—2011年30个省(市、区)的EF值及其构成,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占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研究期内,中国各省份EF持续增长,自然资本占用总体表现为资源消耗型向环境污染型转变的特征,自然资本效益趋于恶化;中国及东部地区存在“倒U型”的自然资本库兹涅茨曲线(NKC),西部地区存在“正U型”的NKC,中部地区不存在NKC,东部地区将比中西部地区更早达到NKC拐点。关键词:生态足迹;自然资本;面板数据;自然资本库兹尼茨曲线文章编号:2095-5960(2013)06-0010-07;:A 一、引言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一点已逐渐为理论界所普遍接受。改革开放以来,以依靠自然资源要素投入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面对着愈加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生态理由已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地测算生态资源消耗,揭示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对于推动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本是指能够在现在或未来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自然资源及环境资产的存量(Daly,1996)[1]。生态经济学主张以实物量取代货币量核算自然资本存量,其中由Rees(1992)[2]提出,并经WackgernelandRees(1996)[3]加以完善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EF)是目前最具吸引力的测度指标,EF采用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化石能源用地六类生产性土地面积度量特定人口或经济规模下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吸收。其中前五类称为生物资源足迹,反映自然资源消耗,化石能源用地称为能源足迹,表现为吸收化石能源消费所产生排放的占用面积,反映环境污染水平。目前广泛采用的EF测算策略有两种,一是建立在直接用地基础上的传统EF计算模型,通过引入各类土地的世界单位平均产量与均衡因子将商品最终消费量换算成单位面积具有同等生态生产力的面积(WackgernelandRees,1996;Haberletal.,2001;Monfredaetal.,2004)[3][4][5]。二是建立在间接用地基础上的投入产出法,即利用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经济数量关系将各部门直接用地转化为间接用地(Bicknelletal.,1998;al.,2006;Turneretal.,2007)[6][7][8]。两者的实质区别在于是否考虑到产品中间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国内的应用研究常采用第一种策略,侧重于从国家、地区、城市等不同层面测算所研究区域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以评价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程度[9][10][11]。这些研究大多以所研究区域的产品消费数据为基础,选择单一年份主要消费品的世界平均单位产量作为模型中的主要参数,这种大尺度模型适合于国际间的EF比较,却忽视了研究对象的区域特征,因此在亚国家及城市层面的小尺度分析中存在明显局限,既无法体现各省域的土地生产力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也难以准确进行EF动态测度,同时由于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占用论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