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英汉“喊叫”类动词的语义结构和词化模式分析.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英汉“喊叫”类动词的语义结构和词化模式分析摘要:“喊叫”类动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词语。本文采用词化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着重讨论了英汉“喊叫”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研究发现英汉“喊叫”类动词在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上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个性。通过对英汉“喊叫”类动词的研究发现,该类动词的词化模式为“动作+方式(原因)+(其他)”。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喊叫”类动词语义成分词化模式一、引言(Introduction) “喊叫”类动词在生活中运用频率很高,它包括许多下义词语,如现代英语中有“call,cry,shout”等常用动词;现代汉语中有“呼唤,欢呼,呐喊”等常用动词。本文采用语义成分分析,对比法和词化理论来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喊叫”类动词的不同语义成分和英汉语“喊叫类”类动词的词化模式。期望本文能够帮助人们增进对“喊叫”类动词的掌握以及使用程度,也能够引起语言学界对小类动词的关注。二、词化界定与词化模式(Definitionoflexicalizationandpatternoflexicalization) (一)词化界定(Definitionoflexicalization) 近现代学术界从多个角度展开对于动词的词化模式的研究,但是并没有给出一个相对统一且明确的定义。Lyons(1972)采用“石化”和能产性来探讨词化现象,指出一个词形派生于各个词位,若其派生规则在某一语言体系中不再具有能产性,则该词形已经被石化。Baucer(1983)详细地研究了词化的不同类型,提出各种语言词化类型有5种:音系词化、形态词化、语义词化、句法词化和混合词化。Hopper&Traugot(1993)认为,词化是语言材料演变为词项或通过吸收语言材料形成词项的过程。严辰松(1998)认为各类形式表达语义是语言的词化过程。Polguere(2000)从语言使用出发认为语言生成过程中词化即词项被挑选和使用的过程。王文斌和周慈波(2004)?J为,词化是指原属于横组合关系的词语自由配列成一个固化的词汇单位,或者不同语义成分整合成词的过程。虽然各位相关研究者对于词化的界定各不相同,但依旧可从中发现以下相同点,一是词化是不同的语义成分整合成固定词汇的过程,二是词化后的词汇不再具有能产性,且句法上存在独立性。(二)词化模式(Patternoflexicalization) 词化模式是指语义成分整合为词的各种模式。语言类型学家依据动词的不同词化模式将所有语言分为三大类型,分别为物像框架语(figure-framedlanguage),外围框架语(satelite-framedlanguage),动词框架语(verb-framedlan-guage)。而汉语和英语就属于第二类,外围框架语,其运动动词的词化模式是动作,方式或原因的合并。但是动词的词化模式通常都存在概率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的对象是英汉语“喊叫”类动词,它属于一个动词小类,我们将从这两种语言中该类动词的使用概率上来确定最终研究对象,并基于以上理论研究这类动词是否也符合上述运动动词的词化模式,即“动作+方式(原因)”。三、英汉语“喊叫”

英汉“喊叫”类动词的语义结构和词化模式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