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浅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浅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插图的选用及其价值东莞市可园中学韦红[摘要]本文主要对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插图的使用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插图的运用价值作一个简单的探讨。[关键词]宋刻本《周礼》书影三教共栖图尽善尽美《史记》书影一、教材中插图的使用须尽善尽美要想上好一堂课,课本中的文字、插图是关键。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本内容。通过一年的新教材教学(初一)和对新教材课本的初步研究发现:虽然大部分插图运用恰到好处,但是也有一些须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一)一部分插图缺少文字说明历代古书课本中出现多处,使用的插图大多呈现给学生的是:该书的书面或者是该书的前言,而无实际内容,这就给学生理解增加了难度,另外也会给学生造成误解。例如《昌盛的文化》一课中的插图——《史记》书影,光出几本黑色封面的古书(没有书名)和四本书的序,由于序的字过小,学生完全看不清楚。又如《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一课中的宋刻本《周礼》书影,该插图中的文字学生基本上能看清楚,但是大多是繁体字,没有标点符号,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看懂这一书影是非常不易的事情。(二)少数插图过于模糊过于模糊的插图难以表达插图的原意,让学生容易产生误解。例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中齐桓公与管仲(山东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一图,齐桓公、管仲五个字字迹模糊,学生无法辨别,图中三个人物的表情、动作、服饰等基本无法知道,此图采用的价值不大。又如:《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中的蓝田丞印(西安章台出土秦封泥)一图,蓝田丞印四个字已经无法辨别,用在此可能只是多占空间,学生根本无法入手。(三)小部分插图的科学性存在争议初中历史立求于向学生表述真实的过去,教材中所使用的插图也应体现这一点。虽然教材绝大部分的插图围绕这一重点,但是还是存在少数问题。例如:《昌盛的文化》一课中三教共栖图,让学生第一感觉到在春秋时期三大教派的创始人曾经在某处相遇,共同讨论宗教问题。然而这一插图用意是让学生在意识形态里知道在东汉之后,中国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到补的局面。对于这一幅图内容的真实性,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证明它的不存在性。(四)少数插图表意不准对初中学生而言,插图比起文字来说更为形象,更易接受。但是如果插图内容与文字不相符,那么使用插图反而弄巧成拙。例如:《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中的秧马(摹自元代王祯《农书》)一图,此图表述的是一农民坐在秧马上两手紧握秧马上的扶绳,双脚踏地正处于四周秧苗围绕的秧田中。秧马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是宋朝农业生产工具的先进代表。秧马是农民插秧时节使用的工具,农民坐在上面比弯腰劳作节省体力,还能加快速度。秧马(摹自元代王祯《农书》)一图用在此难以表达其科学性、先进性,其一:秧马处于秧苗之中不符合常理,其二:农民双手紧握秧马上的扶绳而不是插秧的动作难以证明其先进性。虽然在教材中插图的使用仍存在一些不足,但使用插图的重大意义是不能抹杀的。二、事半功倍——历史插图的运用(一)引题一节课能否有个好

浅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漫山花海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