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壮族银器工艺调查报告.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壮族银器工艺调查报告文山州广南县文化馆二00九年五月十日-1-1、概况1-1广南县1-1-1区位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东经104°31′——105°39′,北纬23°29′——24°28′之间。总面积781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127个县第三位。东南与富宁县相接,南与西畴、麻栗坡县毗邻,西与砚山、邱北县接壤,东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相连。1-1-2人口广南县2004年末人口752495人。1-1-3民族构成壮族320940人,%,汉族285355人,%,苗族89334人,%,彝族38272人,%,瑶族16178人,%,回族1388人,%,蒙古族696人,%,仡佬族108人及其他散杂居民族224人,%。1-1-4交通323国道横穿全境南部,全长131千米。省道阿猛至八宝(东西向)与西(畴)西(林,南北向)公路在县城交汇。往北可通曲靖市罗平师宗县,经广西西林隆林至贵州兴义,往南可通西畴、麻栗坡天宝口岸至越南。衡昆高速公路与原国道323线平行穿过县境,2007年通车后,无论往返昆明还是南宁,完全可以早出晚归。广南历来就是云南通往华南,中南,中原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广南历史文化悠久,县城是著名诗人柯仲平的故乡,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2、壮族银器工艺2-1历史沿革壮族银器工艺,源远流长,有关资料记载从唐宋以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先后从江西、广西传入广南,生产和商贸得到发展。当地和附近地区开采银矿,为适应少数民族的生活需要,民族银器生产和加工随之应运而生。《云南少数民族》一书中称:“各地区壮族支系都有自己的铁匠、银匠、木匠……技艺都颇高明”。“富者耳坠银环”,“凡衣……均镶有银纽扣和绣有花边图案”,结婚时“须送女子全套银制饰物”。这说明了民族银器品种多样,历史上工艺已具有相当水平。壮族青年妇女以配戴饰品为美、为荣,逢年过节或赶集,姑娘们大多配戴着银手镯、银项链、银耳环、银别簪,打扮得银光闪烁,美丽多姿。2-2传承和发展2-2-1集中传****20世纪30年代末期,广南壮族银器加工业已有较大发展,县城有10余户专门从事此业,但其形式均为个体生产。当时,有的匠人技术高超,产品精良。多数生产少数民族饰品,尤以银包竹子水烟筒最受人们赞赏,大都被作为馈赠品。建国前夕,由于物价暴涨,群众生活艰难,银器生产经营随之没落,多数停业。建国后,1956年合作化期间,广南县五金厂(集体办)专设银器生产车间,吸收一些具有制作工艺的人员进行加工生产。当时有工匠5人,但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种类少,只能满足当地少数民族的一般需要。1981年后陆文贤老艺人大胆改革,精心研究,使产品更具民族特色,工艺逐步成熟,同时也带动和培养了一批技艺精湛的传承人,现拥有技艺传承人10余人,使壮族银器工艺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生产的壮、苗、瑶等银器和乌木银包水烟筒选送参加省州及北京举办的轻工业展销会,深受日本等外商的喜爱和赞扬,乌木银包水烟筒还成为展销会艺术珍品。同年10月,由陆文贤老艺人带领制作的十二属相项链,以其精湛的技艺、逼真的造型,在云南省首届民族用品优质产品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此时,壮族银器工艺产

壮族银器工艺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