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摘要】:本文借助认知语法的“主观性”理论和“象似性”理论对现代汉语的等同范畴作了分析研究。等同范畴是一个重要的认知范畴,认知层面的等同范畴是一种关系范畴。认知层面的等同范畴投射到语言层面,即形成语言层面的等同范畴,语言层面的等同范畴是一种语义范畴。本文力图在汉语的范围内,建立一个基本的等同范畴的表达系统。我们将以等同范畴的三种次范畴(同一性的等同、相似性的等同、接近性的等同)为经,以主观性和象似性为纬,展开对等同现象的研究。具体做法是从意义入手,寻找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于语义和表达,研究和发现汉语中等同表达形式的结构规律。本文的主要理论探索和创新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1、等同关系有客观性的等同和主观性的等同之分。前者是事物对象之间客观存在或得到语言社会规约性认同的等同关系。后者是特定认知主体在特定语境中进行认知活动的结果,与社会的规约性认识存在一定距离。2、等同范畴包括同一性的等同(建立在事物对象同一性关系基础上的等同)、相似性的等同(建立在事物对象相似性关系基础上的等同)、接近性的等同(建立在事物对象相关性基础上的等同)三个次范畴。这表面上看与等同点的差异直接相关,其实主观性程度上的差异——从同一性等同到接近性等同,主观性逐次加强,才是导致不同次范畴产生的根本原因。3、判断主观性程度强弱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社会标准,全体或多数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等同,其客观性程度高而主观性程度低;一个是个体标准,说话者在特定认知目的的支配下,一定程度上偏离人们所公认的社会规约而认定两个认知对象等同程度高、甚至将二者视为一体时,等同的主观性程度就高而客观性程度就低;说话人认为两个认知对象等同程度低、依旧将二者视为异中有同的两个对象时,等同的主观性程度相对就低,客观性程度相对就高。4、等同现象由客观到主观程度差别上的变化是连续的,形成一个有机的连续统:接近性的等同>相似性的等同>同一性的等同。由左至右,等同的主观性程度依次减弱,客观性程度依次增强。5、不仅等同的三个次范畴之间存在主观性程度上的差异,即使在同一次范畴内部,次类之间也有主观性程度强弱的区别,分别形成相应的连续统。具体而言,同一性的等同内部:复指短语>“作为”句>等同性“是”字句;相似性的等同内部:相似性替代式>“是”构表达式>“像”构表达式;接近性的等同内部:直代式转喻判断式转喻。由左至右,等同的主观性程度依次降低。6、等同形式映现等同的语义内容,映现认知主体对等同内容的认知结构。等同的语言表现形式是有理可据的,表现出象似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距离象似、数量象似、顺序象似等方面。等同形式的象似性与话语主体的主观性联系在一起。等同的主观性越强,语言形式就越简单;等同的主观性越弱,语言形式就越复杂。总之,从范畴高度分析现代汉语等同现象,将同一、相似、接近纳入等同范畴的框架内进行统一考察,不但可以打通传统研究中语法和修辞的界限,而且也可以将语言问题和思维问题、认知问题贯通起来,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次尝试。把心理学、逻辑学中的一些成果融会到语言研究中,对等同范畴进行系统的、语用的、认知的研究

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