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一)马克思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观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生产力的“知识的形态”。(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以现代科学革命和新技术革命为标志。现代科学革命包括相对论革命、量子力学革命和分子生物学革命等。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海洋、空间、环境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革命。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如信息科学技术、网络科学技术、基因科学技术、纳米科学技术等得到迅猛发展和广泛的社会应用。(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形态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与社会形态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各种社会阶层如寄生阶层、蓝领阶层、中产阶层等开始出现;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得到加强,专家治国、网络民主凸现出来。——从农业时代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生活方式,走向工业时代商品经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二、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马克思、恩格斯有多方面的论述。如:马克思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二)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各要素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手段的强化和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实现的。科学技术促进整个生产力系统的优化和发展,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和演化,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三)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历史体现马克思说过:“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历史进步,科学向技术的转化以及技术与生产的关系发生着变化。从19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开始走在技术的前面,科学引导技术发展或导致新的技术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引起新的技术革命,成为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的最重要驱动力。(四)——原有产业部门得到改造,新产业部门和朝阳产业开始出现,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减小。——新的经济形式,如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等开始出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逐渐被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的集约型经济代替。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被提出并得到贯彻实施。三、科学技术与人类异化(一)马克思劳动和技术异化理论1、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他提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2、但马克思并没有把技术本身当作罪恶之源,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3、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把对技术的人本主义批判和生态批判,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社会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社会的反思,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1、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发挥正面社会作用的同时,使人变成商品的奴隶、消费的奴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既是“富裕社会”,又是“病态社会”,造成了畸型的、“单向度”的人;2、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价值中立的,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向性,作为新的控制形式,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3、工具理性成为惟一的社会标准,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统治的手段。(三)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环境与社会批判理论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