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释梦追风.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释梦追风释梦追风立人为本走近全国首届高校名师获得者、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教授,你会不知不觉地被他风趣幽默的语言、清晰开放的思路、精辟老到的观点和释梦追风的情怀所吸引。他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领路人,带你走进中文系这个梦之殿堂,追逐着五彩绚烂而又立足现实的文学之梦。中文学科的梦之情怀吴秀明教授总是喜欢用“梦”这个比方来向一届又一届的新生介绍中文系。他带着几分似真又幻的神情,笑着说:“文学是一个梦,中文系不妨可称为梦之系。而我呢,就是一个释梦者。”说文学是梦,其实在表达着吴秀明教授对文学的根本认识,也是在传达着他对文学事业的一种梦的情怀。人们常说,文学本身是一个梦。然而,怎么理解文学是梦,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在吴秀明教授看来,文学是梦,首先是指文学同梦一样,具有丰富的情感性和强大的创造力,需要用每个人的心灵、直觉、想象去体悟和把握。文学的梦幻性,正是文学与强调客观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异之处。文学之梦,更强调人文性、精神性、情感性与理想性。这是一个用主体的感性经验,用自我的主观体验,用飞扬的想象与创造,构筑出来的如诗如画、如痴如醉的多彩之梦。也许,从本质上来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在述说着一个梦,一个好梦,一个现实生活中欠缺的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理想之梦。每个真正优秀的名师大匠都在用文学这一古老而年轻的体式,传达着他对这个现实世界的疏离与对梦一般的理想世界的营造。在杜甫、巴尔扎克等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是揭露现实中的冷酷、丑恶和种种的不如人意,通过对现实之丑的批判来表达对理想之美的向往。文学之梦用现实与理想的比照映衬,使得美丑相异、蚩妍立辨,以此来维护作家心中守护的纯粹理想。在李白、雪莱等浪漫主义作家的笔下,干脆抛开了现实的苍白无力,直接吟颂一个冰雪晶莹、华美奔放、自由灵动的美好世界。无论作家们风格如何千差万别,艺术追求与审美表现如何大相径庭,但他们有着一个几乎一致的共同点:那份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切同情与关怀,对现实世界最广博的深沉大爱,超越现实,直抵理想。文学是梦,对一个教授中文的教师而言,则意味着要以梦的情怀去看待自己从事的这份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学是人学,在这一点上,中文学科面向人类灵魂的塑造与提升,几乎是天然的优势。这就意味着,教授中文,绝不是在教授一种纯客观的知识,更不能独立于人生之外做形而上的推理和论断。教授中文,意味着要用全部的生命***投入到学科对象中,用灵魂触发灵魂,用理想点燃情感,教师的主体世界与学生的主体世界在心灵共震中颤栗、惊喜、和谐共生。于是,中文教师解梦、释梦,就应该同样以一种梦的方式,寻求艺术的、文学的表达,把自身的理想投射进去,用想象的、诗性的、独具创造力的途径娓娓动听地表达出来。听过吴秀明教授课的学生无不对他在课堂上的***投入印象极深。他似乎不是在讲授一篇普通的文学作品,而是在用自己全部的人生体验去融化之、温暖之。那颇富感染力的语言,不由自主的肢体动作,甚至是饱含热泪的感情状态,往往不由自主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也替他们打开了欣赏、解读文学作品的奥妙之门。如他在讲授《人到中年》时,当讲到中年知识分子陆文婷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人格操守的艰难护持,特别是对生存苦涩的无奈承担之际,他往往声音哽咽,感情不能自抑。不妨可以这样说吧,吴秀明教授的讲课,带有浓郁的文学“二度创造”的意味,它充溢着主客之间的对话交融,充溢着想象与创造,更充溢着深沉丰沛的人文内涵。文学是梦,更是对当下社会过分功利化的一种有力反拨。当全部的教育都成为职业训练或准职业训练时,当所有的学生都在为持有某一种或几种上岗证而志得意满时,教育培育人、熏陶人的任务只能说是失败的。因而,今天讲中文系是一个梦之系,其实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文学面向人类的精神世界,它就富有意味地超越了世俗功利的现实社会,并与之保持一段适度有效的批判的距离。有了文学之梦的呵护,才能使人避免汲汲于功名利禄,持守灵魂的净地;也才能避免使人沦为一种简单的工具,还其应有的自由与尊严。吴秀明教授坚持认为,梦的情怀,正是中文学科的立身之本,是它的核心灵魂。所以,他格外注重中文专业学生情感、想象、创造与精神的锻铸。学生通过系统的学****应当逐步发现自我,确立自我的主体地位,不迷信权威,坚持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学生更应在开放的讨论之中,学会倾听,体会平等、民主的观念,形成独立的人格与健全的心智。他自己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以人为本”的立身方式的。他从来不把自己看得高于学生,不硬性规定学生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成长。他也不怕得罪学生。宽松和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和懈怠。以学生为本,不是消极地讨好学生,而应当从长远考虑,积极引导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提高学生业务上、精神上的整体水平。从高中应试教育培养的“速记员”,到大学开放课堂培育的“解读者”,固然是一大飞跃,但从“解读者

释梦追风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