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骨络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骨络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oc骨络及其临床意义探讨骨络及其临床意义探讨更新日期:2009-04-27点击:郭海牛曹春柳董志辉关键词骨络;经络;特点;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615(2000)04-0012-03经络学说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客观性已被许多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但骨中经络及其状态在传统经络学说中极少提及,笔者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结合伤科的临床实践,提出骨络的概念,并就其特点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不当之处,请同道指正。1概念的提出在伤科临证中,常有一些疾病缠绵而难愈。在这些疾病中,股骨头坏死(骨蚀)、骨折不愈合(骨不连)等疾病,常常发生于一些特殊部位,如股骨头颈、距骨、腕舟状骨、齿状突、胫骨中下1/3交界处等,这些部分的共同特点是血运不佳(气血难至)。那么同样是骨骼,为什么有些部位的血运好,而另一些部位的血运就差呢?中医学认为,人体各个部位,内至五脏六腑,外到四肢百骸,其气血均由经络传注,骨组织亦是如此。通过经络,营卫之气及血液才能输布到周身肢节,起着“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和“以营四末”的作用。正如《灵枢•本藏》篇所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经络有经脉和络脉之分,前者为粗大纵行的主要干线,而后者为细小横行的分支,左右穿插,形似网络。十二经脉为经脉的主体,故叫十二正经,它们中的阳经属腑而络脏,循行丁身体的外侧及背部、头部;阴经属脏而络腑,循行于身体的内侧和胸腹。故脏腑及其所主,窍道,以及十二经脉所循行部位的气血市十二经脉来传输。奇经八脉別道奇行,纵横于全身,总领、联络和蓄溢正经脉气。十二经别从十经脉别出,脉气分布范围较广,可起到联络内脏、体表和沟通正经表里的作用,通达某些正经不能行经的部位。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映区,皮肤靠浮络与十二皮部相连。因此皮肤、滕理的气血由十二皮部及浮络来传输。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在体表循行部位上分布的筋肉系统,它不入于脏腑,能维络周身、连缀百骸,主司关节运动。可见筋肉的气血由十二经脉通过十二经筋來濡养。络脉由经脉别出,纵横交错、网络周身、无所不至。其中十五别络最为主要,它能加强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脾胃大络的表里阴阳及循环传注。浮行于浅表部位者为浮络,最细小的络脉为孙络。由此可见,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皮毛筋肉、肌肤滕理在传统的经络学说中,均能找到其气血传注的经络,而骨骼中的气血由何经络供应,其分布状态如何,临床意义怎样,则缺乏具体的描述,骨络的概念由此提出。2骨络的特点骨络即骨屮的络脉。一般的经络多分布于脏腑、滕理、肌肤Z间,而骨络则由腾理、肌肪之间延伸而來经骨中孔道输布于骨间,在骨间循行、分布,最后演变成骨中孙络。骨络与其它络脉相比有以下特点:①位置深在。骨络循行、布输于骨内、骨间,穿行于骨髓、骨质、骨膜,其位置深在而隐蔽。而浮络等络脉则浮行于浅表,其位置表浅而彰然。骨络的这种特点,一方面使得外邪不易侵犯,使之能受到皮肉筋膜的保护,但另一方面一旦邪气由表及里或外邪直中或跌打损伤,伤及筋骨,则骨络必伤,使得邪气易于深伏难去,骨络不易迅即恢复。中医学所讲的“附骨疽”、“附骨痈”以及日常所说的“伤筋动骨一百天”就说明了骨骼损伤,骨络受病后的缠绵。②缺乏交通。络脉虽有网络的含义,但骨中络脉有其相对固定的分布范围,相互之间的络属不像

骨络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