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谈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试谈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十一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一、小儿造血特点 (1)中胚叶造血期:从胚胎第3周起,在卵黄囊上形成许多血岛,其间的细胞分化为原始的血细胞,至胚胎第6周后造血开始减退。(2)肝(脾)造血期:胚胎第6~8周时肝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主要造有核红细胞,也可造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胚胎4~5个月时达高峰,6个月以后逐渐减退,至生后4~5天完全停止造血。脾脏在胚胎第8周开始造血,主要造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5个月后逐渐停止造红细胞和粒细胞,仅保留造淋巴细胞功能。(3)骨髓造血期: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但至第4~5个月才开始造血活动,直至生后2~5周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1)骨髓造血:婴幼儿时期,所有骨髓都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5~7岁后,黄骨髓逐渐代替长骨中的红骨髓,仅在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有红骨髓。因此,婴幼儿因缺乏黄骨髓,造血潜力较差,需要造血增加时,则出现骨髓外造血。(2)骨髓外造血:婴幼儿时期,当发生各种感染或贫血、骨髓受异常细胞侵犯时,肝、脾和淋巴结可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液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儿童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当病因祛除后又恢复正常。二、小儿血液特点 ,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增加,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较高。新生儿出生时红细胞计数约(5~7)×1012/L,血红蛋白量约150~220g/,血氧含量增高,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加上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10g/L左右而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以后又逐渐增加,约于12岁达***水平。 (15~20)×109/L,生后6~12小时可达(21~28)×109儿,然后逐渐下降,婴儿期白细胞数维持在(10~12)×109/L,8岁后接近***水平。白细胞分类主要是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65%,淋巴细胞约占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也逐渐下降,生后4~6天时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以后整个婴幼儿期均以淋巴细胞占优势,至4~6岁时两者再次相等(第二次交叉),6岁后逐渐与***相似。 ***相似,约为(150~250)×109/L。 ***多,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lO%,儿童约8%~10%,***约占体重的6%~8%。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一、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6个月以下婴儿按国内标准:新生儿Hb<145g/L,1~4个月<90g/L,4~6个月<100g/L为贫血;6个月以上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6个月~6岁Hb<110g/L;6~14岁Hb<120g/L为贫血。二、小儿贫血的分类 -9-1

试谈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