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朱丹溪论升降.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升降学说的源流升降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是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形式。升降学说在《黄帝内经》中早就有论述,《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在《内经》中还用升降理论阐发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这指出人体阴阳的升降。又如《索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气在上,则生膜胀。“这是用升降失常理论来解释病机。李氏学说的中心是脾胃元气论和内伤学说。他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对脾胃内伤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独具见地。李东垣论升降,在其老师张洁古的影响下,尤为重视升降理论及其运用,认为“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脾胃论》),治病必本四时升降浮沉之理。李氏论升降突出了脾胃在升降中所占的枢纽地位。凡治病多注意其胃气与脾阳的升发,擅长益气泻火,升清降浊。:《脾胃论》中说: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即在于升降浮沉之间,“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就阐发了天地阴阳升降浮沉的道理。一岁之中,以立春为首,少阳之气由下而升,草木发芽,繁茂生长,乃至立夏,少阴君火当旺,夏气浮盛,这就是“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在乎升发”;至于立秋,太阴肃杀之气从天而降,乃至冬令,阳气伏于地,寒令大行,这就是“岁半以后,地气主之,在乎沉降也”。这种春气温暖、夏气暑热、秋气燥凉、冬气冷冽的自然变化,循环往复,影响着天地万物的生杀变化。:人生之气,升降浮沉与一年四季之气同理,人以胃气为本,其运动变化,有如四季。长夏土气居中央,人身之气的升降,仿效天地,准绳阴阳。“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气,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转化糟粕,转昧而出,乃浊阴为地也”(《脾胃论》)。而升降之枢纽,则在脾胃中焦,脾胃之升降如常,则周身之气机转输如常。因此,他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一身之气,亦是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默运着生长化藏,默运着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如果能“顺应四时之气,起居有时,以避寒暑,饮食有节,及不暴喜怒。以颐神志”,则人生之气升降正常,身体安康。如果损伤脾胃,脾气下陷,精气不升,如同有秋冬而无春夏,是为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百病皆生。若久升不降,必致升发无度,如同有春夏而无秋冬,杂病丛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这指出了阳升阴降的理论基础。李果在论脾胃升降中,尤以重视升脾阳。因为他生长于战乱时期,人民饥饿无常,容易患内伤脾胃疾病,而且都表现为元气不足,中气下陷。正如他归纳的病生脾胃四点:一一种是志意不清静,烦劳伤阳;二种足脾胃不和,谷气下流;三种足胆气不升,而生飧泻;四种足上焦不能开发,宣发五谷之味。这样所得之病,必然多见是以阳气下陷的病机为主。而治疗关键是以升发为主,因为“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脾胃虚实传变论》)。胆气一升,不仅胆汁得到疏泄排出,且有助于气机升发,五脏六腑气机之浮沉皆“从之”于胆,则

3朱丹溪论升降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