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的转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的转化摘要:自先秦时期起,中国文人就对言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解释,并且在言和意之间引入了象这一概念。言象意三者之间是如何进行的转化,影响三者转化的因素都有哪些,。只要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关于言意之辨的结论就会显得清晰很多。关键词:言;象;意;转化;语言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24-02 言意之辨一直以来是做学问的人所关注的焦点。最早关于“言”与“意”的文字记述来自《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这里,孔子在“言”、“意”之外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象”。那么“象”与“言”、“意”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呢? 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篇》中有着这样的解释: 1、“言生于象,象生于意。”象是言与意之间的中间产物,起着连接两者的作用。 2、“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意通过象得到体现,象通过言得到表达。 3、“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也就是说,象是“得意”的工具,言是“得象”的工具。要得到象和意,则要忘掉言和象,因为言和象同为意的载体,不是意本身。总而论之,一切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表达,都是通过言、象、意三者的相互转化得以实现的。而言、象、意三者的转化情况,决定了语言表达的状况。一、言、象、意三者的转化详情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的工具,要构成一个完整的传达体系,必须包含语言的发出者、语言的接收者,以及语言本身。这里暂且把语言的发出者(包括口头与书面)称为“发送者”,把语言的接收者(同样包括口头与书面)称为“接受者”,语言(口头与文字)则是“言”。那么三者的关系可简单的表示为:发送者――言――接受者。而“言生于象,象生于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则说明,语言传达的过程为:发送者先于头脑中涌现出意,再将之转化为象,随后用言表达出象;接受者听到言后,在头脑中形成象,然后将象再转化为意。为了方便区分,这里将发送者头脑里的意和象称为意1与象1;将接受者头脑里的意和象称为意2与象2。那么,便可将以上的论述用下图表示: 由图可知,在一个完整的语言传达体系中,包含了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一:意1转化为象1 步骤二:象1转化为言步骤三:言转化为象2 步骤四:象2转化为意2 要知道接受者是否正确地理解发送者,关键就是意2和意1之间的吻合程度,若是意2与意1吻合度高,则说明接受者充分理解了接受者的本意;但若意2与意1差距大,则说明接受者没能得到发送者的本意。而影响意1和意2之间差距的要素,则在上述四个步骤之中,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导致所传达信息量的变化。发送者如果思考方式过于特殊,会使象1与意1造成较大的偏离;若是发送者表达有问题,也会导致言无法准确地描述象1。接收者如果语言水平不足,会造成从言中形成错误的象2;而理解方式的不同又会使得从象2中得到不一样的意2。所以要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言象意传达过程是极其困难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即是说,用语言表达“意”,但是有些想到的“意”却无法用语言表达。陆机《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庄子的“不可以言传”和陆机的“文不逮意”,更多的不是作者无法用客观文字表达主观之意,而是心

浅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言、象、意三者的转化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xiong01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