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教师不可“主导”.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教师不可“主导”[摘要]以哲学、现代化教育理论,用时代发展的观点,从实际事实观察出发,在分析归纳中得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成为“主导”;按照建构主义理论,依据新课改要求,通过成功的指导教学经验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是指导。思想是行动的灵魂。更换一字,意义重大。[关键词]教师教学主导指导[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22-01 时代在发展,观念要更新,这是历史的必然。新课改涉及的许多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置于何等位置历来备受关注。它关系到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关系到如何培养下一代的方向。我们一直说教师是“主导”。所谓“主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宰的、决定的、领导的。笔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教师不可为“主导”。反思应试教育,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基本现象:一般情况下,一个高分好学生不管走到哪个学校,不管哪个老师来教,都是高分好学生。某某名校“牛”,重要原因在于招收了高分生,高分生基本上是爱学的、想学的、肯学的学生。如果都换为不爱学的、不想学的、不学的学生,它的“牛”气恐怕就要一落千丈了。这说明,所谓好学生主要是“学”出来的。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普遍现象:从中学、中专到大学,那些不爱学的、不想学的、学不进的、不学的,不管哪个老师上课,都感到头疼。不少教师做过多次试验:征求意见,学生很少说话;鼓励实践,基本无人响应;变换方式,难得有所触动;耐心劝说,有的甚至反感。形成的课堂教学是:你讲你的,我做我的。教师左右不了学生,“主导”作用失效。当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需要动员多方面的力量,这也不正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成为“主导”吗?多少年来的应试教育受“主导”论的控制,教师总是以领导的、决定的、主要的面孔出现,学生处于被领导、被支配地位,师生不是平等的关系,主体作用较难实现,极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宰型课堂教学,成为“一言堂”或“满堂灌”或“满堂讲”或“满堂问”等。这些教训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教材书上都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的原因是学生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着进行的,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都主要由教师决定和负责。这确实有道理。但仔细想想看,这不是主导不主导的问题。作为一个教师,“主导”要这样做,不“主导”也要这样做,是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必备的条件。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受社会制度、思想、政策、学生等因素的制约,不规范就不称职,就要被淘汰。所以这是一个教师的责任感问题,必须这样做。当然,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说是什么作用。从矛盾论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教是为了学,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其量是促进的、激励的、帮助的作用,不能是“主导”的作用。基础教育“新课改”不提“主导”。教师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学。西方国家目前盛行建构主义理论,我国新课改也奉行这一理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者为中心的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

论教师不可“主导”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1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