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框架的构建.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贺望安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近代学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就对美育的重要性作了论述,他认为培养“完全人物”——体育、心育(智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人,必须重视并实施美育,因为“美育者一面使人的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城,一面又为德育和智育手段”。蔡元培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今天,我们的教育方针把美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内容提出,也是完全符合美育的要求。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生活的美、自然环境的美、人物性格的美等等。我们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判断美,从而陶治情操,净化灵魂,获得无穷的美感享受,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能力。我认为,构建语文教学的审美框架,必须包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们又是三个有序的阶段,其中,贯穿始终的是想象。一、情感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美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与作家、作品感情交流的过程。我们构建语文审美教学框架,依据审美的特点,首先要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美。这一点既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因为能在教学中由情感入手,就已摆脱了旧的文学教学观念的影响,就已步入审美教学的殿堂;能从情感入手,也就抓住了文学教学的“牛鼻子”——审美情感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审美欲望是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的,以此入手,加以强化,也就能促进审美更高阶段的进入。首先要营造审美心境,强化审美欲望。审美心境“一定是自然的赠品”,“只有审美心境才产生自由”审美需要有审美的心境,需要有审美欲望。但我们的学生由于经验、阅历、知识方面的准备量还相对贫乏,要顺利地进入审美状态,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吝啬的自然剥夺了人的快乐的地方,在奢侈的自然解除了人去努力的地方,在迟钝的感官感觉不到需求的地方,在强烈的***得不到满足的地方,美的幼芽都不会萌发。”因此,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营造审美心境,以强化其审美欲望,使学生对文学文本产生兴趣,建立起感情的通路,建立起审美联系,文学接受活动才能产生。从方法来说,“不拘一格,讲求变化”八个字最重要。背景介绍是一个必要的内容,介绍背景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在上《荷花淀》之前,可以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游击队、武工队的英雄事迹;教读《滕王阁序》之前,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千古名楼滕王阁》的VCD录像片;指导学生阅读《致橡树》前,可以先介绍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导读《雷电颂》,可以先介绍屈原生平和皖南事变;讲《世间最美的坟墓》,可以先展示托尔斯泰像、托尔斯泰墓图片,介绍托尔斯泰生平;等等。这些方法,都对审美心境的营造、审美欲望的强化起到很好的作用。其次放手学生自主阅读,感受审美情感。作为审美主体,学生对审美客体(作品)的审美感受只能来自他自己的审美过程,只能依靠他的“内觉体验”。“文学作品是用‘表现性’(相对于指称性)语言营造的审美空间,这种表现性语言中蕴涵了作为主体的作家的知觉、情感、想象等丰富的心理体验。‘一切标示事物的性质的字眼,同时又可以用来表示某种情感。’”因此,一般情况下,在具备了审美心境、有了审美欲望之后,就要放手让学生认真地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和文字的表面去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去自主地感受美。必须明确的是,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的语言,它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它

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框架的构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t544455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