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分析经济理性和道义理性.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分析经济理性和道义理性道德哲学基本可分为“密尔式”的功利主义与“康德式”的道义论两大类,它们分别对应着经济理性和道义理性。这两种理性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对立,前者主张增加个人利益,后者则倡导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基于不同的立场,上述两种观点通过逻辑论争展开交锋,具有形而上与人文的色彩。然而,立场的不同,使得二者的论辩在“自成体系”的同时,不免带有“自说自话”的尴尬。认知神经科学为深入探析这两种理性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本文试图在哲学论辩中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知识,探讨它对更新前述两种理性知识的积极意义。一、经济理性的难题古典经济学理论建立在理性人的概念之上,强调理性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利主体。在给定信息的特定条件下,理性人具有完全的认知能力,明确自己最大利益所在,能够为自己的最大利益行事,这种理性可称之为经济理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这种理性颇为推崇:“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的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而这遭到了道义理性的严厉批判。在道义理性看来,理性必须要保持人类所尝试的道德规律的纯洁性与严肃性,清洗一切利己的意图。因此,理性不仅意味着人类感知世界、认识和把握事物规律的能力,而且还包括人类辨识道德要求并根据道德准则从事所有行为的一种能力。道义理性论者认为理性与人类自身的价值相统一,只有那些具有理性的生物才能称为“人”,此时,“人”是一种“理性的存在者”,是一种具有尊严的、作为“目的”而非手段存在的主体。由此可见,经济理性主张将自利主体的利益最大化;道义理性则否定自利的立场,强调应该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这两种主张产生了直接的对立。古典经济学对理性的界定和理性人的假设不仅构成了整个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而且影响到了其他学科。①但是,古典经济学关于理性的理解有其固有且无法回避的问题,这突出体现在利益的通约性问题和利他问题上。 “利益”利益可以是客观的,通过物质性的标准来比较与衡量。它也可以是主观的,如主观的幸福就是一种正的利益,痛苦就是一种负的利益。但在客观利益与主观利益之间以及不同的主观利益之间,如何进行比较和衡量,则成为一个尖锐而突出的问题。由于涉及主体的判断与认定,主张经济理性的人士所说的利益,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将利益理解为物质性与***性的观点自然会带来如下问题:首先,应如何理解一个行为的利益最大化?同样的一元钱,从边际收益的角度来看,其给百万富豪和给乞丐带来的功利是不同的,这是否意味着可以将前者的部分财富移转给后者就会带来整体功利的增加?其次,就主观利益而言,痛苦和快乐是一种非常主观的心理状态,即便我们能确定其“质”,又如何确定其“量”的大小?综上,从利益的主客观双重面向上看,客观方面可以体现为物质财富上的增加,主观方面则存在着认定的角度和“质”与“量”的问题。同样的行为可能会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进而产生或削减大小不等的利益。由此,上述问题客观上削弱了经济理性理论自身的说服力。 ,总有一些人为了他人而放弃或牺牲自己的利益,“乐于助人”“舍己为人”乃至“舍生取义”的行为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中都时有所见,这样的行为都提高了他人、降低了自己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是

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分析经济理性和道义理性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