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十二章 驱虫剂.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定义凡以驱虫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止痛,消积等作用,用于治疗人体肠道寄生虫病的方剂。二、功用与适应范围功用:具有温脏、补虚、安蛔、驱虫、杀虫,兼具补气健脾,清热消积作用。适应范围:治疗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消化道寄生虫病。病因:饮食不洁,虫卵随饮食入口而引起。共同症状:脐腹作痛时发时止,痛定能食,面色萎黄,或面白唇红,或面生干癣样的白色虫斑,或睡中齘齿,或胃中嘈杂,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象乍大乍小等。如迁延失治,日久则形体消瘦,饮食不思,精神萎靡,目暗视弱,毛发枯槁,肚腹胀大,青筋暴露——疳积之证。寄生虫的种类不同:蛔虫见症——如耳鼻作痒,嗜食异物,下嘴唇内侧有红白疹点,白睛上有青灰色斑块。蛔虫见症上行钻入胆道,又会出现呕吐蛔虫,右上腹钻顶样疼痛,阵发阵止,手足厥冷等蛔厥证。蛲虫——肛门作痒,夜间痒甚者。绦虫——便下白色虫体节片者。钩虫——面色萎黄甚则(白光)白的虚肿者。药物:常用乌梅、苦楝根皮、使君子、榧子、槟榔;属寒者+干姜、川椒、细辛以温中祛寒;属热者+黄连、黄柏、等苦寒清热之品;病急属实者+大黄、黑丑等借以疏导里实,排出虫体;若病势缓慢属虚者+补养之品(布袋丸)三、注意事项1、首先要辨明何虫为病,以选择针对性强的驱虫方药。服用驱虫剂应忌食油腻,空腹服用尤以临睡前服用为好。必要时可与泻剂同用,以破结驱虫。2、驱虫剂多含有毒之品,故运用时要注意剂量及及服药时间。一般而言,剂量过大则伤正,剂量不及则达不到驱虫之目的,连续服用则易蓄积中毒。3、驱虫剂多由攻伐之品组成,故对脾胃素亏,年老体弱,孕妇等应慎用或禁用。4、服药后应检查大便内有无虫体排出,若属绦虫应检查头节,服用驱虫剂驱虫之后,应适当调护脾胃,以摄补后天之本,若专事驱虫,恐虫去而正气亦伤,招致它变。更要讲究卫生,注意饮食,避免重复感染,一定时间后,复查大便,必要时可反复使用。乌梅丸[来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338条)[组成]乌梅三百枚(480g)、细辛六两(180g)、干姜十两(300g)、黄连十六两(480g)、当归四两(120g)、附子炮去皮,六两(180g)、蜀椒炒香四两(120g)、桂枝六两(180g)、人参六两(180g)、黄檗六两(180g)[命名]本方以乌梅为主药,制成丸剂,故名乌梅丸。[用法]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即酸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现代用法: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末,加蜜制丸,每服9g,日一至三次,空腹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上比例酌减。[功用]温脏安蛔。[主治]蛔厥证。心烦躁呕吐,时发时止,食入吐蛔,手足厥冷,腹痛。又治久痢,久泻。[分析]蛔厥之证,是因病例人原患蛔虫,复因肠寒胃热,蛔虫逆行钻入胆道所致。因蛔虫喜温而恶寒,肠寒则不利于蛔虫生存——故逆行于胃或钻入胆道。腹痛与烦呕时发时止,是因虫动则发,虫伏则止——故多起伏不定。胃受虫扰——则见烦闷呕吐

第二十二章 驱虫剂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8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