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退耕还林政策背景.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退耕还林政策背景、内容与效果 第十三组背景内容效果背景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环境污染、人口压力造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农牧业用地、土地荒漠化以及现代工业制造的污染,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所制定的。具体可分为环境背景和历史背景。环境背景历史背景环境背景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60万km2,%;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km2,%。造成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人们盲目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沙进人退,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据全国土地资源调查资料,全国仅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达606万km2。毁林开荒虽然增加了些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但在生态环境方面却付出了巨大代价。由于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已使之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多达20多亿吨。据调查确认,城市中大气环境指数达到国家标准的只有40%左右,国土面积的30%以上有酸雨现象。据说造成酸雨的氮氧化物和硫磺氧化物等物质借风向流动,给日本及朝鲜半岛等上空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另外,还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骤增(占世界14%)、严重的水质污染(七大水系中有70%存在重度污染)、水源不足(400座城市以上为缺水状态)、沙漠化的扩展、沙尘暴及黄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等诸多问题,可以说中国的环境污染已经陷入危机状态。历史背景在当代,中国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其实,早在1952年,***总理曾经签发了一个文件,他在那个文件上加了一段话:“由于过去山林长期遭受破坏和无计划地在陡坡开荒,使很多山区失去涵蓄雨水的能力,首先应该在山区、丘陵和高原地带有计划地封山、造林、种草和禁开陡坡。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1997年开始,***市大胆推行"四荒地"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在延长农民耕地承包期、稳定承包关系的同时,出台了"划定责任山(沙)"、"荒山(沙)承包"、"四荒地使用权拍卖"等政策措施,有效调动了农户承包"四荒"、投入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到1998年底,全市共拍卖"四荒地",。产权关系的明晰,使农民心里更踏实,也敢于投资了,全市有11万农户购买"四荒地",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比每年国家财政给***革命老区各种补贴的总和还要多。***市"四荒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1997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姜春云同志,深入***、榆林有关县区,就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问题进行了调研。1997年8月5日,***同志在《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发扬艰苦创业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改变陕北的脆弱生态环境。提出"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伟大构想。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为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状况,国家启动了我国生态建设中涉及面最广、工序最复杂、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退耕还林工程。1999年8月,朱镕基同志来***考察后,明确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生态建设政策措施。时隔四年后,朱镕基同志第三次到***考察,当从飞机舷窗俯视***大地一片绿色时,高兴地说:"没想到***的绿化会这么快,变化会这么大。"1999年以来,***市13个县(区)全部纳入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县,,分别占陕西全省的42%和全国的10%,随即,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陕北黄土地全面实施。1999年秋季,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率先开始。“树上山,粮下川”,“用粮食换林草”——几乎是一夜之间,中国的乡村就出现了这种全新理念的标语。2000年3月,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在17个省(区、市)正式启动;2002年在全国215个省(区、市)全面铺开。

退耕还林政策背景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