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散文、诗歌、戏剧部分导学及辅导《追悼志摩》辅导胡适曾与徐志摩一起创办过《现代评论》周刊、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两人有着浓厚的情谊。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所乘飞机失事遇难,12月3日,胡适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追悼文章。,"社会上对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谅解的地方"--注意本文是怎样为他辩解的,由此对作者本人有什么新的了解?:"我忍不住我的历史癖,今天我要引用一点神圣的历史材料"--注意作者怎样引用他人的评价、徐志摩本人的诗,以及未公开的史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进而领会学者散文的特点。3."风格即人",可以通过本文的阅读,领悟胡适的语言风格,并与鲁迅的语言风格相比较,或许会对新文学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思想与性格的不同,有新的体认。《追悼志摩》体现了学者散文的哪些特点?领悟胡适的语言风格。文章结构:文章一开头是追述志摩飞机失事的死因。接着用了这么一段来过渡:“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的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接着作者又发出感概:“我们才感觉我们的天上的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去了,永远不回来了。”“志摩所以能使朋友这样哀念他,只是因为他的为人整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作者接着写道:“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接着有一个转折:“社会上对于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谅解的地方,都只因为社会上批评他的人不曾懂得志摩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他的离婚和他的第二次结婚,是他一生最受社会严厉批评的两件事。”文章接着公布了徐志摩与原配夫人、梁启超与徐志摩、徐志摩复梁启超的几封信。接着作者回应前面,作了这样的小结:“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种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我们若从这个观点来观察志摩的一生,他这十年中的一切行为就全可以了解了。”接着作者认为,“他的失败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的失败”。“他的失败是因为他的信仰太单纯了,而这个现实世界太复杂了,他的单纯的信仰禁不起这个现实世界的摧毁”。   文章最后用徐志摩的两首诗作结束。特别是那首咏黄鹂的诗,好像在描写他自己的死,和胡适等一批朋友对他的死的悲哀。谈胡适《追悼志摩》的抒情艺术胡适作为20世纪中国的学术权威人物,其研究范围极其广泛,举凡文、史、哲等学科皆有所涉猎。其文学方面:理论上,胡著《文学改良刍议》是“文学革命运动第一声”;为诗,《尝试集》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为戏剧,《终身大事》作为社会问题剧的最早剧本而提及;为散文,周作人曾这样评价过,“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梁实秋也说“胡先生的文章之用心,偏向于思想方面较多于散文艺术方面”。而胡适作于1932年1月3日的散文《追悼志摩》,不仅体现了胡适散文长于说理、精于议论的特点,而且具有动人心弦的诗情画意。《追悼志摩》所悼之人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坛上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于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而猝然离开人世,年仅35岁。他短暂的一生,深受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他的政治思想、文艺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以至私生活,都浸透了“康桥文化”的影响。他怀着资产阶级理想,追求纯美,追求爱。《新月》创刊之际,他明确表示要维护文学的“健康与尊严”,公开主动地向当时文坛上感伤派、颓废派等十三派发起攻击,自然也就受到左、右双方的打击;他与陆小曼的恋爱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追求“爱、自由和美”的浪漫史,他们虽然结了婚,但最后却成了悲剧。他短促的一生饱受了各种压力、失败、幻灭和挫折,他感悟其理想难以在中国实现,以致最后“流入怀疑的颓废”。胡适在文中抒写了对志摩遇难的巨大悲痛,赞扬了志摩追求“爱与美与自由”的人生观及为此而挣扎、奋斗的精神。文章议论说理的成分很重。然而,作者以独特绝妙的抒情技巧,创造出凄美意境,使文章充溢着深切真情。纵观全文,其抒情艺术具有如下特色:一、强烈对比,融合悲壮凄美之别情散文的意境是指作者将深邃的立意、真挚的情感融合到优美独特的艺术形象之中所造成的一种和谐、完美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艺术形象的高度融合统一。《追悼志摩》采用间接与直接两种手段,以截然相反的意象画面,创造出潇洒与痛苦、幽美与悲烈的动人意境。《追悼志摩》一开头不是抒写作者的巨大悲痛,而是精妙不凡地引用了志摩最富盛名的诗《再别康桥》的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大家知道,志摩是死在“那淋漓的大雨里”,死在“那迷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246 KB
  • 时间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