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9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贵州大学二00七年八月环境科学061教学大纲目录1.《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22.《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83.《矿物学及岩石学》课程教学大纲 164.《地层学》教学大纲 205.《环境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236.《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287.《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348.《环境监测》教学大纲 399.《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4210.《工程岩土学》课程教学大纲 4611.《CAD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5112.《大气污染治理》教学大纲 5313.《污水处理工程》教学大纲 6314.《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6915.《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大纲 7316.《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7717.《清洁生产》课程教学大纲 7918.《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8219.《边坡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861.《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中文名称:构造地质学英文名称:StructuralGeology课程类别:必修学时/学分:72(60+12)/4课程编号:0810101020课程归属单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制定时间:2005年7月教材、教学参考书:《构造地质学》.徐开礼、《构造地质学》.朱志澄、《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主要研究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这些变形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及演化历史,并进一步探讨产生这些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指导生产实践,如矿产勘探及解决水文、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方面的有关问题。由于构造地质学的上述特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固体力学理论基础及较强的三维空间思维能力。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历史和发展动态,使学生在学****本课程之前能建立起现代地壳构造的观念。第二章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及产状第一节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掌握岩层的概念、特征、层理及其识别标志;可确定岩层顶、底面的原生构造:如斜层理、粒级层理、波痕、泥裂、雨痕、雹痕及印模、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等。第二节岩层的产状、厚度及出露特征了解岩层的原始产状特征、水平岩层的特征,岩层产状的定义及表示方法,真倾角与视倾角的换算关系,岩层厚度的概念、倾斜岩层露头界限的形态(要求掌握"V"字形法则),岩层露头的宽度。第三节地层的接触关系要求重点掌握整合与不整合接触的概念,研究意义,不整合的类型(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特征、形成过程及所代表的构造意义;掌握不整合的观察研究方法。第三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第一节应力分析了解外力、内力及应力的概念;应力状态及应力椭球体的含义;掌握二维应力分析方法(应力摩尔园);了解三维应力分析方法、应力场、构造应力场、应力轨迹和应力集中的概念。第二节变形分析基础一、变形和应变变形和应变的概念;应变的两种方式:线应变、剪应变;泊松比的概念。了解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的概念。二、岩石的变形阶段了解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破裂变形等岩石变形不同阶段的特征、变形机制、比例极限、弹性变形、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的概念。三、剪裂角分析重点了解剪裂角、共轭剪裂角的概念,内摩擦角的概念;掌握摩尔库仑准则,了解格里非斯破裂准则。四、应变椭球体应变椭球体的概念、主应变、无旋转应变与旋转应变、应力椭球体和应变椭球体三个主轴的相互关系。五、递进变形掌握递进变形的特征,增量应变与有限应变;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六、变形岩石的应变测量了解应变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第三节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了解围压、温度、溶液、空隙压力、时间等因素在岩石变形中所起的作用。第四章褶皱第一节褶皱和褶皱要素掌握褶皱的定义、类型(背斜和向斜)、褶皱要素、轴面和枢纽产状的测定。了解褶皱的波长和波幅。第二节褶皱的几何形态及褶皱的描述一、了解园柱状褶皱和非园柱状褶皱的异同。二、掌握常用的褶皱描述方法,根据褶皱在剖面形态上的不同对褶皱进行描述,根据褶皱在地面露头特征不同进行描述。第三节褶皱的类型及组合形式一、褶皱的产状类型掌握Rickard(1971)的褶皱分类及三角图解。二、褶皱截面的几何类型了解倾斜线的发现及Ramsay(1967)的褶皱几何分类(三类五型)。三、了解同沉积褶皱和底辟构造的特征。四、褶皱的组合与分布掌握阿尔卑斯型褶皱(Alpinotype—folds)、侏罗山式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710 KB
  • 时间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