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探究综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探究综述摘要:“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概念提出已久、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学术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展开过几次大规模的讨论,对问题的认识渐趋明确和集中,80年代以来对建安风骨的研究依旧有增无减。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建安风骨的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一、“建安风骨”的内涵;二、“建安风骨”的文学风貌与美学风格;三、“建安风骨”的形成原因。关键词:建安风骨内涵美学风格成因“建安风骨”是后人对建安文学特别是诗歌特点的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关于建安文化的研究必定要谈到“建安风骨”这一文学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建安风骨”有一个明晰的整体性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对建安风骨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建安风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安风骨”的内涵何谓“建安风骨”?它的内涵是研究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风骨一词最初广泛地用于人物品鉴,指人的风神、骨相。《论衡》、《人物志》常用“骨法"、“骨相”等概念品评人物;《世说新语》评价人物时常用“风姿特秀”、“风期髙亮”等词语。后来风骨的概念被引入文艺评论,较著名的是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在这里,风骨成为对绘画的美学要求,是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的综合运用。直至刘勰,风骨才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心雕龙•风骨》指出:“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峰清焉"[1](P513)。风骨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对文学作品内容情志和文辞两方面的美学要求。而以“建安风骨”评价建安文学则始于宋代的严羽,他从高古着眼,以建安风骨评价汉魏文学混沌的气象。此后,“建安风骨”的概念,聚讼纷纭。总体看来,八九十年代有关“建安风骨”的讨论,较多地侧重在其概念中内容和形式的辨析这一层面。进入21世纪,学者们则开始将视线转移到“建安风骨”的概念范畴上,提出不同于以往的新见解。关于“建安风骨”的内涵,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1•内容形式统一说。胡国瑞在80年代最早提出此观点,认为“建安风骨"以“直抒对现实的***而以准确、朴实、明朗的言辞表达出来,使内容和形式有和谐的统一性”[2](P3)作为建安风骨的实质。陈飞之认为:“'风'就是情思,'骨'就是辞意。”[3]孙敏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又稍有新意,认为“建安文学是'力'的文学,就是指建安文学作品中强烈深沉的思想感情与简洁质朴的语言风格相结合所产生的对读者强烈的感染力和对作品本身强劲的聚合力”,“建安文学作品中这种'力’的美学特征、这种'力之美’的风貌,就是通常所说的'建安风骨'”[4]。沈季林在《“建安风骨”简论》中说:“所谓'风骨',是以端直有力的语言来表达作者昂扬爽朗的情思,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它既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又包括文章的语言形式,更强调文章感化教育的社会功能"[5]。艺术风格说。这个观点最早由王运熙提出和阐述,他认为“风是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骨是指作品的语言质朴而劲健有力,风骨合起来,是指作品具有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风骨既然是指作品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那么建安风骨即指建安时代诗文所突出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6](P108)o王少良在对刘勰、钟喋观点阐述的基础上,认为“'建安风骨'的原始意义,并不像今人所理解的那样反映出固定形态的生活内容,而是由现实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探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