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论古代中医医德对现代医德教育的影响(同名16979).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论古代中医医德对现代医德教育的影响摘要:本文论述了古代中医医德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古代中医医德思想对现代医德教育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关键词:医德思想;医德教育医德,也就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职业操手,是每一名医务工作人员的从业必修课程。医疗卫生部门各级医务人员在其职业活动的始终务必遵守医德。医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之间的关系联系以及医务人员之间的社会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17(1):63.]。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医疗卫生工作始终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而良好的医德教育是顺利开展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与保证。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学会为规范医务人员的从业标准,分别制定了医德的相关文件与宣言。《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早在1988年便制定出台,用以规范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行为准则。中国古代医学博大精深,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德文化,它深刻的体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我们要继承传统,这对我们今天的医学道德教育意义重大。1中国传统医德的主要内容被称为“杏林”的中国传统医学美德,被历代世人所传颂,并得以在医学界发扬光大,从而沉淀为中国最为传统,最为精粹的医学基本准则与道德楷模。《黄帝内经》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医学典籍,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与此有同样思想的典籍还有载入《内经·素向》的《疏五过论》和《征四失论》。这两篇典籍均宣扬这样的医学思想:医生要从病理、心理等方面分析病因,避免过错与过失,只有这样才能为病人解除疾病。唐代名医孙思邈名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辅证医生需要重视生命的珍贵与遵从医德;清代程杏轩在《医述·医学溯源》一书中指出,“医家有割股之心,安得有轻忽人命者哉?”。这些医学名言告诫医务人员务必遵从医德,重视生命的珍贵,这对我们当代医学道德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大医精诚”的境界中医同仁们大多都非常熟悉唐代名医孙思邈撰写的《大医精诚》,该书有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态,无欲不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众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庶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105.]《大医精诚》的“大”重点表述的是医者高至远大的思想境界,强调医务人员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宽广仁慈的胸襟;《大医精诚》的“精”表述的是医者医术方面的内容,强调从医者必须具有高超的医学水平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医学修养;《大医精诚》的“诚”强调医者应该心胸慈悲,精诚为病患服务,至诚至信为病人解除疾病。《大医精诚》的宗旨是从医者尊重医学事业,对病人要高度负责,病人的健康与生命高于一切。《大医精诚》所对蕴含的医学道德与情操对现今市场经济下的医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医乃仁术”的宗旨儒家仁义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便是“医乃仁术”。“医乃仁术”被中国历代医家奉行为行医的宗旨与基本的医德标准。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到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准则便是强调医生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明代陈实功也曾提出与此相同的观点,其在《外科正宗》中的“医家五戒十要”篇

浅论古代中医医德对现代医德教育的影响(同名16979)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