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doc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学龄前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护理干预方法0方法:以我院护理过的1-5岁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心理特征,对不合作的患儿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患儿合作程度明显提高,这样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关键词】护理干预;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屮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50-011刖B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重要的内容之一[1],特别是针对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更是最常见的给药方法,静脉输液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原,常导致患儿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2]。它不仅对患儿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而且直接影响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否顺利地给患儿完成静脉输液,关系到医护质量,直接影响到护士与患儿及其家长的关系。如果患儿与医护人员配合不佳更可降低医护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增加护患矛盾[3]。因此,针对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影响进行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发现学龄前儿童在输液时的表现可分为下面几种:勇敢型:此类患儿往往表现得口信和满不在乎,喜欢护士人员表扬他勇敢,我们在打针时可以挑选这样的孩子先打,可以采取边操作边宣教的方式,告诉患儿怎样配合及输液常识,打完后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给内向或胆小型的孩子做榜样。内向或胆小型。此类患儿表现是少言寡语,依赖性强,喜欢依偎在父母或陪同人员身边。另一种表现是性情温顺,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和破坏行为,容易被护士忽视。此类孩子神经脆弱,对疼痛尤其敏感,是护士最需要关心、体贴的对象。输液时不能急于操作,先与其交谈,表情耍亲切,动作轻柔,对患儿多鼓励,勿训斥,保护他的口尊心。在穿刺过程与患儿亲切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取得合作[4]。不合作型。性格倔强是此类孩子性格的主要特征,其具体表现是看见护士提着输液瓶到床头,就大哭大闹,拳打脚踢,甚至对护士敌对攻击、逃跑。对这种劝导无效的患儿,护士可嘱其家属协助,固定好穿刺部位,进行强迫静脉输液的穿刺。,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家属除了希望患儿早日康复外,最普遍的心理就是希望护士能一针见血地穿刺成功。所以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的倾向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家长的恐惧感、焦虑感等与患儿的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5]。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用得体的语言,稳重的动作,诚恳的态度取得家长的信任,有的家长心情比较急躁,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护士更要同情、理解家长,尽可能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热情地接待患儿和家长[6]。要耐心给予解释指点。给家长介绍药物或对患儿病情、治疗方案时,多用保护性,安慰性语言,言语要有度,把握好分寸。遇到性情急躁的家长耍用文明的行去平息他们的急躁、紧张的情绪,尽可能让家长满意。总之,要使患儿顺利配合治疗,对患儿实施心理诱导的同时,不能忽视家长这个对患儿心理反应起关键作用,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⑺。

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