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论针刀临床中.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论针刀临床中“度”的把握南京新中医研究院(210029)柳百智什么是度呢?我的理解,就是分寸、尺度、界限和标准,就是恰到好处物极必反”说的就是没有把握好度。所以,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正确地把握度,掌握适度,才能恰到好处。“度"是反映事物质与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自己质与量的限度,是保持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界限。认识、把握事物的“度''具有非常重耍的意义。人们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防止“过''或环及''。通常所说的“掌握火候"、“物极必反”等,都是这个道理。在针刀临床屮,有儿种度的“度",需耍特别注意,并很好地把握。1针刀刺入的角度很多医生,常常为针刀刺入皮肤的方向或针刀与皮肤的角度的选择而苦恼。因为,同样一种疾病,同样的治疗治疗部位,在不同的医生撰写的专业著作中,给出的进针角度却不一样,哪种说法合适呢?很多人感到困惑,难以取舍。我的冋答是,选择什么角度刺入,只要能保证安全,操作方便,哪本书上的描述都有道理,因为他们都是按照自己临床治疗的实际描述的。哪一种方法更好或更适合临床实际呢?能适合你的操作****惯的、能适合患者的具体体位与具体病情的最简单最安全的方式,对医生来讲就是最好的。同样的解剖部位有病变,刺入的角度不同,要达到同一个位置,唯一不同的只有由皮肤刺入的位置(点)。曾有留学生來中国学针灸,按导师的要求——选穴准、扎得准,但临床疗效却并不理想。而导师取穴时只是用H测手量,并不象留学生一样,拿着软尺按标准距离测量、按确定的点进针,似乎并没有做到“准确虽然每一次在同一穴位上的治疗都在皮肤上留下了不同的进针点,但临床疗效却很好,学生的治疗远难企及。留学生思来想去,琢磨不透,问导师:穴位有多大?教授想了想说,穴位大概如小指肚那么大。学生用手指指一个患者臀部的环跳穴部位——十儿个新旧针孔覆盖的面积比小指头肚要大多了。显然,学生耍说明的是,老师定的或每次扎的穴位并不一致,与选穴准、扎的准的要求不符。教授微微笑了说:穴位在体内,不在体表。患者体位不同,我们在皮肤上进针的部位也不同,但同一时间、同一患者,穴位在体内的位置是确定的。患者的体位不同,选的进针点不同,要刺达同样的位置,就要求进针的方向不同。穴位位置越深,倾斜30、45、60、80度角的进针点所涵盖的面积就越大。如果说穴位是圆锥的尖,具底就是可以进针的范围。也就是说,倾斜度越大,底就越大。针刀松解变性的软组织,如同穴位一样在体内的某个部位,体表进针的点与体内变性软组织连线的方向就是针刺的方向,这条线与皮肤的角度就是针刺的角度。如果病变部位的体表投影的皮肤上有感染灶,或垂直进针的通道上(针刀入路中)有坏死组织或重要神经血管,就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角度进针。当然,顺手****惯、方便、或其他考虑,选择的进针角度可以不同。2刺入过程的力度用多大力气进针刀及松解也是应该好好把握的。进皮肤是用慢刺还是快刺,本不是问题,但很多人因为不熟悉解剖,对针刀治疗没有抓住本质,机械模仿,针刀进皮时先下压,使皮肤洼陷后刺入。患者常因为畏惧针刀进皮时的疼病,不愿意接受治疗。有些医生为减轻针刀刺入皮时的疼痛感,先做局部皮下麻醉,虽然给患者心理上以安慰,有时却增加了不少麻烦。用多大力气进针刀及松解也是应该好好把握的。其实适当的力度快速刺进皮肤,可以大大减轻针刀刺入时的疼

浅论针刀临床中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