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净界法师主讲.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0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2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修****止观坐禅法要净界法师主讲?“小”止观---- 文简义该,名之为小。?研究“修****止观坐禅法要”之目的: (折服现行烦恼) 佛者, 觉也, 引导我们觉悟宇宙人生之真实相。初学佛者, 应觉“苦”的相貌。“苦”为四圣谛之第一谛, 亦为修学佛法之汇归处。若无法生起对“苦”的觉悟,则无法汇归所修学之圣道。?苦的相貌: (佛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苦的相貌应由“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来理解。亦即是观察“现前”之身心。三恶道之苦尚未出现, 众生无法观察三恶道之苦, 故佛陀要众生了解苦的相貌,是由观察“现前”之身心而来。诸行无常---- 现前之身心剎那剎那地幻灭。诸法无我---- 在此生灭变异的扰动相中, 我们完全无法主宰( 无主宰性)。?众生之身心犹如失去舵手的船,随着波动的流水,向石头(老、病、死)驶去。可见众生之身心分分秒秒,不断地趋向老、病、死。此即为佛陀要众生了解的“苦的相貌”。?三界众生之身心,分分秒秒,皆处于苦谛之中,不断地被无常大火燃烧。故《法华经》云: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此种无常、无我的相貌,实为我们念念无明妄想所显现,此无明妄想剎那剎那不断相续, 生死果报亦剎那剎那不断相续, 此生故彼生, 此有故彼有。因此欲息灭此苦恼之果报, 必须先息灭无明烦恼。而息灭无明烦恼即必须由“止”、“观”下手。由此可知修****止观的目的是为折服我们的现行烦恼, 若能息灭烦恼, 则业力亦可息灭, 果报亦随之息灭。?此课程理论少,主要阐述修****止观之次第,每一次第皆汇归于现前烦恼。◎将述此义,大科分四: 甲一、解释标题甲二、作者略史甲三、随文释义甲四、结示劝修今初甲一、解释标题二乙一、总释标题止观◎修****法要坐禅?天台宗将标题分为人、法、喻三类: 人:能修****受持之人,分为因人、果人。因人: 因地修****之人, 在因地之中修****法门, 尚未完满, 故称因人,例如“菩萨”即为因人----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果人:所修的法门已完满,故称果人,例如如来、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法:宇宙之轨范,智者大师将法分为教法、行法、理法。喻: 譬喻; 例如《大乘妙法莲华经》以“莲华”譬喻此大乘妙法, 以浅显之譬喻,使令我们了解深妙之理。?由人、法、喻三类标题, 开出七种立题之法 1. 单人 2. 单法 3. 单喻 4. 人法 5. 人喻 6. 法喻 7. 人法喻。?“修****止观坐禅法要”为单法立题,其中包括“修****止观”及“修****坐禅”二法。修****止观为教法;修****坐禅为行法,即下手处。?“修”:蕅益大师云: 「磨练身心、对治****气名之为修」。亦是说以止观磨练我们的身心, 进而消灭我们的****气。故“修”, 即修正****气****数数地熏****一次又一次地熏****非一次即成,必须不停地串****由浅入深,由生转熟。?“禅”:禅那,静虑。静(止)虑(观) ,即为止观。?“坐”:止观为心地法门,通于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但就初学而言,以坐姿最易相应。身体的扰动(行) ,易产生掉举,卧姿易昏沉, 障碍止观, 而坐姿既不过于扰动, 又不如卧姿昏沉, 故为最中道之威仪,亦为修****之下手处。乙二、别释止观三丙一、止观功德一、【解深密经】云:「慈氏, 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 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慈氏:即弥勒菩萨。?若诸声闻、若诸菩萨: 僧宝。?如来:佛宝。?圣人(佛、声闻、菩萨)之内心可结集无量无边之功德法财,故称之为“宝”。此宝可分成二类: 1. 所有世间善法 2. 出世间善法。?世间善法:即有为法,圣人自受用之身心轻安寂静乐。圣人他受用(眼、耳、鼻、舌、身、意) 之堪能性非常强, 可随时随处显出不可思议之神通变化。例如圣人见众生若应以地狱得度, 则现地狱之相状使之得度; 若见众生应以极乐世界得度, 则现极乐世界之依正庄严使之得度。?出世间善法:即涅槃。圣人虽能神通变化,但心不浮动,知一切皆为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安住于毕竟空法性之中。?众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犹如烂疮, 常流脓血, 不动则已, 一动则烦恼恶业现起; 而圣人之眼、耳、鼻、舌、身、意, 动则功德流露。为何有此差别?由于圣人之内心皆是禅定、智慧( 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而众生之内心皆是颠倒、散乱,故有此差别。?《法华经》: 佛云「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诸佛方便说」。并描述自心状态「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庄严, 以此度众生」。佛虽为他人开出五乘法,但自受用大乘法门,念念安住于大般涅槃,随顺常乐我净之功德,由于定慧,而生种种三昧,并以慈心三昧、首楞严三昧、海印三昧……等等之神通变化度化众生。?由此可知圣人之所以能生世间、出世间善法,皆是因地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止观)而来。二、【佛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净界法师主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uandao168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