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作文解析.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作文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一天, 有个富翁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 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 父亲问儿子:“旅行怎么样? ”“好极了!”“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了? ”言下之意是希望儿子珍惜自家的富裕生活。殊不知, 儿子却回答:“我发现咱家里只有一条狗, 可是他们家里却有 4 条狗; 咱家里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 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 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 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 还有, 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 可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 ”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儿子又说: “感谢父亲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议论文。【审题立意】: (一)符合题意 :(1)看问题的角度、出发点不同,结果不同;(2)不要把传统的(***的)观点强加于孩子(他人),要尊重独特的感受;(3)辨证看待“贫穷”与“富有”;( 4)换位思考。 :( 1)目的与结果的关系;( 2)不要用传统的观点来束缚孩子, 要倡导独特的感受体验。 :(1)保持纯真;(2)积极的心态对待幸福的感受和理解;(3) 倡导一种诗意地生活;( 4)乐观坦然面对生活。二)基本符合题意(1)知足常乐;( 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别人的长处、优点;( 4)透过现象看本质;( 5)眼界、视野;( 6)亲近自然;( 7)代沟;( 8)态度决定一切(三)偏离题意(1)奋斗并快乐着;( 2)学会理解( 3)实践出真知;( 4)逆境与希望;( 5)误解; (6)父爱/可怜天下父母心;(7)感恩;(8)欲望;(9)穷人比富人好/仇富心态;(10) 自由;( 11)寻找自己的理想;( 12)成功在于不满足;( 13)永不满足创造奇迹;( 14)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5)在追求中前进;( 16)实践出真理;( 17)自信;突出问题。关于精神贫穷与富有的相关材料 1.(材料) 曹雪芹,家境贫困,但他却写出了《红楼梦》。将一个大家族的有盛而衰以及宝黛的动人爱情展现的淋漓尽致。(议论) 曹雪芹举家食粥,但是一部《红楼梦》让他“红”到了今天,曹雪芹因这部作品被无数人所敬佩、喜爱。虽然他的物质是贫乏,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因为《红楼梦》而富有。 2.(材料)一个富人带他的儿子到乡下去玩,想让儿子看看乡下人有多穷。父亲问儿子:“这一趟玩儿得怎么样? ”儿子回答说:“好极了,爸爸。”父亲又问:“你发现他们有多穷了吗? ”儿子回答说:“我明白了,我们家有一条狗儿他们家有四条;我们家花园里有一个喷泉;可他们家有一条望不到尽头的河;我们家花园里进口有路灯,可他们家有星星,我们的花园直到院子的尽头,可他们家的花园一直到天边。”儿子说完后父亲哑口无言,儿子又添了一句:“谢谢爸爸让我知道我们家有多穷。”(议论)无可置疑富人肯定是富有的。简陋的农舍在他的豪宅面前肯定会相形见绌,自愧不如。但是豪宅只限于一隅,而农舍却与天地相融合。于是,农舍的辉煌程度让豪宅难易望其项背。孩子的眼睛没有说谎,富人有钱但是依然贫穷。 2 3.(材料) 苏轼,词坛名家,仕途上大起大落。谪居黄州,仕途上再无前景可言。(议论 1)那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让后世人无限叹服。远离了***的尔虞我诈,如今虽无功名利禄,却换来了荣辱沉浮如烟云的潇洒与旷达,这才是真正让人值得珍惜的财富。手把竹杖,在云深水影里,一人,孑然于宦海之外。道出“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祸福得丧,付与造物。”多么真诚的勇敢,多么洒脱的情怀。夜游赤壁,旷达的胸怀使他随缘自适,投身于自然的怀抱。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感自然之真谛,放歌慨叹,咏出千古绝唱《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从黄州突围,走向文学巅峰。他失去了表面的权势与浮华,可他得到了精神的厚实,也让我们可以永远沉在千古杰作中获得精神的充实。(议论 2)恬静之士,贬黄州团练副使,贫困未使他心灰意冷,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反而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贫穷成就了他精神上的富足。 4.(材料) 沈万山,元末明初的经贸时间家,居于上海周庄却经营天下,以至富可敌国。明朝建立后,沈万山承担了南京城墙三分之一的工程款。又拿出一大笔钱犒劳军队,因而激怒了明太祖朱元璋,被判死刑,后改流放云南,最终客死在流放的路上。(议论

作文解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