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走近家乡名人白玉霜.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走进家乡名人——白玉霜一、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白玉霜的生平简介以及他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学****白玉霜刻苦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评剧的喜爱之情。二、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相关的白玉霜图片。三、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 在我们中国有许多人喜欢评剧,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喜欢的,白玉霜就是南青坨人,他的名字曾是尽人皆知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白玉霜。 1、师生共同欣赏丁开嶂白玉霜的图片。 2、先请个别同学谈自己对白玉霜的了解,然后由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白玉霜。白玉霜是我国 20世纪 30 年代中期到 40 年代初期评剧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曾有“评剧皇后”的美誉。而这个一代名伶的真实姓名叫郭艳玲,是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县南青坨村人。白玉霜的故乡南青坨,地处丰润县西南部,与天津市宁河县搭边。在旧社会, 这个村分属丰润、宁河两县管辖。白玉霜祖居该村西后街,属宁河县。南青坨是个具有文化娱乐活动传统的村庄。中心街南端有一座戏楼,建筑宏伟壮观,楼宽 2丈4尺,长4丈2尺,台座高 5尺,连楼带院共占地四亩,戏楼是清朝乾隆三十九年( 1775 年)由该村望门丁氏家族所建。建成后,当朝宰相刘墉赠送金匾一块,亲题“苍松黛柏”四个大字。之后于民国九年( 1920 年), 由当时的村公所主持筹款又重修一次。竣工后,丁氏后人丁小川先生(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同盟会员、军事家,他曾亲率铁血军,为配合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在北方转战了 18 个春秋,失败负伤后,隐居家乡)赠匾一块,亲题“歌舞升平”四个大字。每逢农闲或年节,一些爱唱戏的农民,便攒起班子,在戏楼上演唱。方圆十几里的乡民都来观看。南青坨村的村风特点之一就是唱评戏,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几口,造就了不少评剧人才。 20 年代中期,这个村有个叫李金才的,因为他是兔唇,人们一直称他“老豁”。他从年轻时起,一直跟包唱戏。他有结拜弟兄 5 人,都是当时评剧界较有名气的艺人。这五个人是:老大:大老杨,打皮鼓;老二:李金才, 扮丑角;老三:赵小楼,唱老生小生;老四:张从楷,演彩旦;老五:郑锡伍, 编写剧本。此外还有白玉霜的二伯父郭永兴,也是个领班唱戏的,一生浪游于北口外。解放后,南青坨村成立了业余评剧团,老豁李金才便是该团的导演。该团角色齐全,凡当年白玉霜唱过的戏,他们都会唱,如《王少安赶船》、《马寡妇开店》、《花为媒》、《三节烈》等,都是该团的拿手戏,现有保留剧目 50 多出。每逢春节期间,该团除在村内演出外,还应邀到县内、县外演出,颇受观众欢迎。现在丰润县评剧团的主演刘福芝,艺名小白丫,便是该团 1958 年选送的。南青坨是县内外有名的“评剧之乡”。 30年代中期,白玉霜在评剧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她从天津唱到北平, 从北平又唱到上海。一出《海棠红》震惊了大上海,她又登台又上银幕,于是, “评剧皇后”“电影明星”顶顶桂冠都加到了她的头上。正好应了她二伯母那句话:“大红大紫,名遍天下。”白玉霜的妈妈李国秀更是高兴,她心里踏实了:女儿没在火坑里受罪,女儿有出息了,女儿享福了。她的爸爸郭永祥也高兴,但他却觉得,当初那一步真是走对了,如果不卖出去,哪会有今天?还不是当个庄稼老婆子,烧火做饭,挑菜喂猪! 30 年代末,白玉霜又回到了天津,与当时天津评剧舞台上红得发紫的刘翠霞,唱起了对台戏。此时,南青坨村的老豁李金才正搭白玉霜的戏班,跟包唱戏。因为是同乡,

走近家乡名人白玉霜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