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学案例分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案例分析文章来源天添资源网课程》教学案例分析一一、何谓案例?所谓案例就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这个故事有叙事的一般特征,它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方式和结果。包含着大量的理论成分和现实因素,具有很高的讨论和研究价值。二、何谓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的具体情境和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与效果,包含着特有的教学理念、具体的处理方式,反映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三、教学案例的基本特征。1、在事件中必须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理念和方法。2、这个事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带来若干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能促进个人内省)。3、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包含特有的教学理念具体的处理方式。撰写教学案例的目的1、分享实际的教学经验2、提供某种教学研究的资源3、提出问题,要求各方面来诊断和支持4、对已经进行的教学进行反思,进而调整或改进教学等四、教学案例的主要形式。案例的基本构成:(1)叙述型(2)片断型(3)比较型(4)图表型(5)绘画型1、叙述型在作文中,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2、片断型《琥珀》(苏教版)教学片断:在学生自主学****课文“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部分后,教师要求学生交流学****的体会和收获。教学过程如下:师:请大家说说,读了这一段课文,你读懂了什么?生:老师,读了这一段,我发现课文中的矛盾,课文前面写“太阳暖暖地照着”,文章后面却写“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师:(没有想到学生没说读懂么,反而抛出一个预想不到的问题)师:你能边读边想,不错!师:对呀,这样写是不是矛盾?(转向全体学生)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又一次读书,展开讨论,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3、比较型一天,有两个班都在学****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的嘟”——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同学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教室里恢复平静后,A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二班的B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末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B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请问:A、B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4、漫画型(1)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这幅漫画的认识。(2)该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五、教学案例分析的基本策略。1、整体阅读、提取信息2、针对信息、正确判断3、联系理论、对号入座4、针对信息、具体分析5、语言表述、全面准确案例1: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请问: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一)、整体阅读、提取信息在作文教学中,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以前,我的作文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有关评价方面的(二)、针对信息、正确判断思考: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该教师的做法丰富了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三)、联系理论、对号入座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

教学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