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怎么写采访提纲.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怎么写采访提纲一般记者在去采访之前会准备一份采访提纲。如果要回答采访提纲怎么写的问题?我想还是先要回答什么是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就是你要采访对象要回答的一些问题的罗列。这些问题又不简单是干巴巴的罗列,需要的是你对他本身的认识。一、确定采访主题一般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 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我始终认为,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二、熟悉被采访人资料举例来说, 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 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 比如有着他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 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 但我觉得这很难说, 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 也讲究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三、深入了解采访背景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 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 同时, 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 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四、整理线索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 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五、设计问题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 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 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 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 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 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什么称为向下, 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 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 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 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 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六、罗列你的问题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 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七、其他以上都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关键在于采访过程。在采访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候你的采访对象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沿着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么办?无所谓就沿他的思路好了,记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访主题不发生偏移, 同时还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线索,可能你在采访前期的准备时并没有发现这条线索,别的报纸也没有提及,而此时你的采访对象说了出来, 你就需要紧追不放,在完成新闻采访主题的同时你还拿到了别人之前所没有注意到的新闻。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周密的前期准备及精心的后期撰稿,但它的核心部分——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提问的技巧和风格的作用成为关键。下面,我们分几部分了解一下采访的技巧。一、提问的类型 1、正面提问:这是一种基本的提问类型,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问题一般分为“开放”型和“闭和”型两种。所谓“开放”型问题,是指不要求采访对象具体的回答,使对方畅所欲言,采访的气氛比较轻松。所谓“闭和”型问题,是指提出的问题,要求对方有一个明确、简短的答案:“是”或“不是”。2、引导性提问:这种提问中“闭和”性问题居多,它指的是在挖掘事实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3、追问:这是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目的在于扑捉那些具体的事实和细节。 4、假设性提问: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问方法。 5、激将法提问:这是在对方不愿意回答时采用的强硬的一手――激将, 既“正话反说”。二、提问的方式 1、面对面的交谈:这是访问的基本方式。在采访比较重要的报道时,一定要找到负责人、当事人、见证人面谈,力争尽量多地拿到第一手材料。 2、侧面问:主要是指访问新闻人物周围的人,从侧面了解新闻人物的事迹和思想。 3、体验式访问:即深入到现场,与采访对象“泡”在一起,一起生活, 一块儿聊。 4、书面采访:将提问写在纸条上,给采访对象或用信函寄给采访对象, 然后等待答复。 5、电话采访。 6、隐身采访:指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到现场去采访和体验。惯用的提问方式 1、开门见山这种形式一般适合于两类采访对象, 一是记者熟悉的人; 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外事人员等。前者因为熟悉,情感交流早已建立,过于客套、寒暄反而显得见外;后者则有相当的社交经验和社会经历,顺应性比较强,容易领会记者的意图。既然是开门见山,提问的难度一般不大,只要注意提问切题、到位就可以了。但是这样一来提问的

怎么写采访提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