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启示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教育没有现代意义上学制系统,教育内容也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不注重科学知识传授。教育目只是为培养统治阶级后备力量,以维护封建统治。随着国门被迫开放,现代意义上教育才产生与发展起来。因此。“新教育”不是中国社会发展直接产物,而是从国外引进。因为它不是土生土长,不完全切合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等方面实际情况,所以从引进之时就存在“中国化”问题,即如何使得新教育适应中国实际需要,以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这个问题伴随着新教育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一股热潮,教育界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教育改革试验,形成轰轰烈烈“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场运动才暂告段落。回顾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历程,了解其关注问题以及解决思路对当今教育改革有重要历史意义。一新教育中国化运动中,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新教育不适合中国国情民性现实,立足中国实际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教育改造剖析。参与者有来自各个领域教育工作者及其教育团体,改革试验在全国很多地方展开,规模空前,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一)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理论剖析根据现有文献。仲九较早地涉及了这个问题。1920年,他在《中华教育界》发表题为《教育改造方法》一文,提出:“我不敢说法美教育与杜威学说统统不好;不过我以为他们难免有不好地方,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晓得完全模仿他们。我并不敢自夸中国人创造能力胜过法美人或杜威,不过我以为中国人与他们同样有创造本能,不必事事模仿他们,不敢自己创造。”强调中国教育发展不能仅仅依赖模仿,要能够自己创造。 1922年,舒新城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什么是道尔顿制》一文中介绍道尔顿制时指出,外国教育制度有其产生特殊历史背景,在外国能产生很好效果制度不一定在中国会有同样效果。因此,我们只能抱着参考态度,而不能把它当作“推之四海无疑,行之万世皆准”真理。在此,他提出中国教育不能照搬外国制度,而需立足本国国情将其作为教育改革参考。1923年舒新城又发表《论道尔顿制精神答余家菊》一文,指出“无任何种新方法之发现,原意在补救旧弊病,方法不过是一种手段,目在于满足当时需要”。所以,要弄清楚“它底原理何在,产生之原因何在,这方法,是否是我们所需要”。在这个基础上他明确提出:“此时我们所当急于预备者,不在专读外国书籍,多取外国材料,而在用科学方法,切实研究中国情形,以求出适当之教育方法,……使中国教育中国化。”在这里,他第一次提出要使中国教育中国化,虽然并未就新教育中国佬问题进行专门论述,但是毕竟在教育理论界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又迫切需要解决问题。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中国化思想是国家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李璜。1925年,他在《中华教育界》发表一篇题为《本国化教育与外国化教育》文章,提出“教育上造就之可能,须与民族遗传性与社会立脚点相成相应”。这样教育制度之所以在美国可收到良好效果。并不是因为教育制度本身先进,而是因为它适合美国国情民性。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有自己文化与民族特点。因此,李璜提出:“所谓本国化之义,就是要使欧美教育能够适于民族性与国情,而移了过来,才能生出效果。”这里“本国化”即新教育中国化。 1927年庄泽宣发表《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一文,标志着新教育中国化理论剖析一个巨大进步。教育家、教育工作者不再空泛地

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