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峰台村情简介..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峰台村情简介峰台村位于镇域西北部,西南距(县)区政府驻地 公里, 西北距公爷坟村 公里, 西南距张辛庄村 公里, 东南距南独乐河村 公里,东北距北独乐河村 公里; 海拔为 40-51 米;主街东西 2 条,南北街 2 条;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村委会建于 1987 年,辖域总面积 平方公里, 有 646 户, 1978 人,大部分为汉族。峰台村素有平谷区“文化村”之美誉, 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峰台村新的文化, 当代著名的治印书法家王玉书先生和书法家王友谊先生均生于此地, 村农民艺人郭建友的作品《6 月荷塘白如雪》,早在 1982 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农民画展中, 就荣获了“二等奖”奖项。村四周各有土台子( 南台子、西台子、***、庙坡) ,村西一台子最高, 5 丈有余,叫峰台, 村取其名。早在战国时期已有人居住, 村东大土台子上有战国墓葬区。平谷建置, 我村为城东第一村, 清代平谷八景之一“峰台夕照”, 就在该村, 有诗云“落日峰台上, 登临暮景收, 牛羊归远陌, 烟霭满空州, 岫隐余光在, 林深乱彩留,蓦瞻东岭月,一啸万山秋”。据村里原百来岁老人介绍, 在村北有党家花园, 村东有庙坡, 相传峰台村的先人在地底下埋藏了 9 大坛黄金,每坛用两个大铁锅上下合扣, 有代代相传歌谣为证: 九坛十八锅, 不是在党园就是在庙坡。村内建有供奉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古庙一座, 俱考证,约建于 1600 年前,名为三义庙,有诗云:一座三义庙, 半部春秋堂。院内分前院和后院, 抗日战争时期遭严重破坏, 解放后改建为小学校, 小学易址新建后, 成为村党支部、村委会驻地,直到 2004 年秋,村党支部、村委会搬走后,为保护村级文化遗产,村民自发捐款 20 余万元对古庙进行保护和修缮, 三义庙又重现昔日香火。前后院各有苍老的古槐一棵, 庙后那棵古槐, 树龄已有千余年, 庙前那棵古槐树与庙同龄,已生存 1600 余年,树身直径 米有余, 树心已枯空成洞,能容纳三个孩子同时爬到树顶,在 70年代末又有还童之点,长势茂盛, 2003 年 11 月下大雪,将主枝压折不少。她并不屈服, 现在又长势喜人, 这棵古槐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数不清的岁月, 真是历史悠久, 她那慈祥的面孔,在向峰台村民们微笑,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追述历史, 在抗日战争时期, 峰台村化名“山口、富村、三河里”,代号“ 2206 ”是南北山之间的平原,我村不仅是我党政机关人员和部队经常过往和停留的地方, 也是我方通讯联络、物资转运的要地,当时留下一句顺口溜:“从南山到北山, 三河里来打间。”我村早在 1939 年就建立了民兵组织和救国会。 1941 年我村闫凤文(化名李玉文) ,由鱼子山村陈玉介绍, 参加了共产党, 是我村第一名党员, 之后由李玉文同志发展了闫凤荣(化名汪永顺) 、王沛振(化名王振隆)、张云亨等同志入了党。于同年下半年成立了村党支部, 并设立了秘密, 交通站建立了村级行政组织。党支部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坚强战斗保垒作用。由于我村是平谷南北山抗日根据地之间的一个平原村, 因而面临的对敌斗争形势非常严峻, 村的北面有峨嵋山敌伪据点, 东边有南独乐河、胡庄等敌伪据点, 西南是平谷县城敌伪的中心。我村整个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 日寇为割断南北抗日根据地的联

峰台村情简介.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4